本书是对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区24位照相师傅的访谈录。
作者在书中主要呈现的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中部地区民间影像文化蔚为壮观的景象。无疑,这是现代影像文化生态中十分重要而又一直被忽视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些民间影像的生成机制、内容形态、评价认知、流布结局等,构成了我们影像文化的底色。
这些被访谈者中有一些人生活在县城,也有一些人生活在乡镇。他们大多是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国营照相馆中的一员,和理发、旅店、洗浴及饭店的员工一道,被称为服务业人员。其间有耄耋之年的老一代照相师傅,当年他们身背外拍机、背景布,骑着自行车在乡间穿行的形象,早已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照相术曾经拥有的神秘仪式感,以及相伴而来对拍照结果近乎神圣的热切期待,都已随着社会的开放、摄影术的普及而成为考古式的乡野传说。
书中还记述了新世纪以降,奔波于乡村的中年一代照相师傅。旧时的自行车已改为箱式卡车,除了照相机、背景布外,他们还带上孔雀、小马、驼羊等各色道具,当然也包括烧火做饭的家当,阵势看起来更像个马戏班子,照相反倒成了水到渠成的副业似的。当年那些照相师傅走村串乡,受到管吃管喝管住、待若上宾的情形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今天,在留守乡间的老人儿童中间寻找商机的、四处赶庙会的照相师傅,多少有些像精明的小商贩或流浪艺人,只有制造出热闹夸张的声势才能生存。“照相的”一词的语义已经变化。
书中看似细碎、无序,甚至缺乏连贯叙事的对话,细密地拼贴出这一区域有关摄影术的历史、地理想象来。好在常年从事服务业,接待过八方来客,每一位师傅都能说会道,语言生动有趣。在那些依稀出现略带夸张、表演的职业性语调里,历史的细节总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来。
无疑,这些照相师傅是塑造乡村影像文化形态——包括美学趣味、照相体态、景观想象的主体。特定历史时期内,大量的乡村人,包括县城人的视觉形象正是经由他们来创造的。一些人讥之为土得掉渣,另一些人则为其乡土特色欢欣不已,但更多的人在其间寻到了无尽的乡愁,淡淡的,幽幽的,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特别是在社会流动加速、城镇化浪潮无可避免的背景下,那份依凭影像存留的乡村记忆更加弥足珍贵。多年来,这些影像只是在民间流传,自生自灭,难以进入官方叙事渠道,也不被大多数的拥有者认知、珍视。但总体说来,这些影像还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特质——不只是美学意义上的,同时更是记录意义上的——成为考察这一时期本地区乡村、城镇文化重要的、直观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