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月山村,闻名于世的四羊方尊出土于此,共和国开国上将甘泗淇生长于斯。在这神奇与古朴的山村,月山小学成为村中唯一有现代气息的景观,学校的王斌老师,是湖南省师德标兵,更是村民心中最美的教师。一路走来,他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为了一份承诺,他在山区学校坚守了25年
王斌的魅力,来自对父亲的一份承诺。王斌的父亲王干全,是一位为月山教育奉献40个春秋的老民办教师,沧桑中流露出的刚毅与执着让人敬畏。初三毕业时,父亲让他报考中师,并教他练毛笔字,数十天,就练四个字——扎根山区。无嘱的交接,无言的承诺,1988年,中师毕业后的他,毅然放弃了留城任教和进报社工作的机会,回到山区当上了“孩子王”。
1992年,女朋友看到屋内见天、墙体倾斜的学校,露出失望的眼神。他很淡定地说了句:“爱我的人你就留下来吧!”深爱他的女朋友,放弃了随父母到长沙居住的机会留在了月山,之后的25年来一直以一个代课教师的身份陪伴他。
也有人劝王斌走出大山闯世界,他却说:“我是大山的儿子,我不能辜负大山的期望。”
为了每一个学生,他磨光了数十根“拐杖”
月山太穷,8000多人口,人均年收入2780元,65%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学校里72.4%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有的学生家庭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更别说学习上的开支。劝说学生复学成为王斌当教师的头等重要事情。
学生邓美林家庭贫困,只有11岁的她想出去打工贴补家用。王斌了解情况后,心急如焚,冒着大雪,翻过3座大山,走了30多里山路,先后做了4次工作。为了帮助邓美林减轻劳动负担,之后的半个学期,他陪着邓美林上山砍柴、割草。邓美林的家长感动地说:“您放心,冲着您,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
之后,他在学校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鞋袜衣物、学习用具,免费开放电话让孩子们和家长联系,并把自己的住房腾出来给学生住,他和老师们轮流住在宿舍的外间,经常半夜起来给孩子们盖被子。每当有孩子生病了,他都是亲自送医院。
25年间,月山的每一个角落,月山几十平方公里的山地都留下了王斌的身影。而行走崎岖的山路很多时候都需要一根“拐杖”引路。在宁乡县庆祝第26个教师节晚会上,全体观众被王斌那数十根磨光了的“拐杖”感动得热泪盈眶。
为了一个梦想,他跑了近万公里
王斌的魅力,来自他25年坚信的“山区也能办好教育”的梦想与追求。
在他的抽屉里,有一本珍贵的流水日记,某年某月某日,乘车到某地,联系某某……粗略计算,行程上万公里。
二十多年来,他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汇集每一点力量,一步一步帮助学校摘掉了“薄弱”的帽子,学校新教学楼建起来了,旧的教学楼翻新了,操场、进学校的路面硬化了,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也建起来了,光纤到校了,实验室有了,广播系统也有了,校门口挂上了省合格学校的牌子。王斌还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组建了英语组、舞蹈队、合唱队、电脑兴趣组。“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的理念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近年来,该校学生有100余人次在市、县级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在文艺会演中五次获得县一等奖,令人对这所乡村小学刮目相看。(本报记者 龙军 光明网记者 禹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