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作为文艺批评的新生力量,青年评论家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艺评论的未来。当前,青年文艺批评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如何?有关机构和部门为培养青年评论家实施了哪些具体的举措?
青年文艺论坛:探讨“新的人民文艺”
10月16日下午,位于北京惠新北里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间大会议室里,一场青年文艺论坛正在举行,讨论主题是“新世纪的群众文艺与公共空间”。与会者显然关注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及其重要讲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等语句,不时出现在讨论中。
这已经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成立以来所举办的第41期“青年文艺论坛”了。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差不多每月总会有一个周四的下午,从北京各处赶来的青年学人聚集在这间会议室里,对当前最新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与文艺思潮,以专题发言加圆桌讨论的形式进行研讨。“70后”和“80后”共同构成了论坛的主力——他们中既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青年学者和在读研究生,也有来自其他高校、研究所、报纸杂志、文化机构等不同行业的年轻人。
近年来,针对现实中的文艺批评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学界、文艺界曾多次呼吁加强建设健康科学的文艺批评,有关部门也一直高度重视。在这种形势下,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于2011年6月成立了当代文艺批评中心。在当初的成立大会上,被任命为该中心主任的青年批评家李云雷提出了四点宗旨:实事求是的批评原则;尊重、分析与开放的态度;理论、实践与个人体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现代中国美学体系的目标。
每期“青年文艺论坛”的现场发言和讨论都会被记录并整理成册,供内部交流。翻阅这些成果,可以发现“青年文艺论坛”的两个特点:一是关注新世纪“人民文艺”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二是特别关注当前文艺界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李云雷告诉记者,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青年文艺论坛的中心目标;关注文艺界的热点与前沿问题,有助于研究在新的语境下如何更好地站在人民立场上讲述新的中国故事。
中国现代文学馆:让年轻人尽快拿到话筒
作为国内知名的“70后”评论家之一,在李云雷的众多名衔中,有一项是“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
中国现代文学馆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它是在巴金的倡议下建立的,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内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2011年,中国作家协会决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客座研究员制度,招聘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70后”“80后”青年评论家,每年度聘任一届。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称,这一举措是为了“在加快中国现代文学馆学术中心建设步伐的同时,也加快青年评论家的培养和成长速度,努力打造一支青年评论家的‘国家队’”。
吴义勤介绍,中国现代文学馆每年度组织客座研究员参加10次学术例会,通过集中研讨,引导青年评论家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研究各种文学思潮和现象,积极介入文学现场。“我们希望能够以各种方式,推动客座研究员们的学术生长。”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届客座研究员,我由此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现场,并在这种‘短兵相接’中调整着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批评方式。”青年评论家杨庆祥对记者说。
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说:“评论家和作家的成长规律不太一样,作家有时候写一部作品可能大家就都知道了,而评论家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才能进入公众的视野,把麦克风拿到手里。我们希望尽快地让这些年轻人拿到麦克风,发出自己的声音。”
“联合文学课堂”:直面文学现场
近期,有一个名为“中关村59号”的微信公众号在文学爱好者中流传。这个由学生自主运行的文学自媒体,为人大文学院师生及其他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分享文学创作的平台。
人大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是这个平台的组建人之一。他近来在日常教学之余开设了“联合文学课堂”,其讨论成果也在“中关村59号”上发布。每次课堂由杨庆祥和他的研究生选定作品,然后邀请作家、青年评论家和学生们一起来进行研讨,课堂人数限定在十人左右。谈到开设的动机,杨庆祥说:“目前高校中文系的教学以文学史为主,对当下的作品缺乏敏感性,教学严重滞后于创作实践。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比较有效地接触到文学创作的现场;同时,希望这种具体的、有时候是与作家面对面的交流,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杨庆祥的“联合文学课堂”吸引了不少高校的同学慕名前来。杨庆祥说:“‘上课’的同学每一次都认真阅读、思考、发言,与作家面对面沟通。作家们也觉得这种面对面的交流非常诚恳、有效,比一般的研讨会更有意思。”
文艺批评生态正在改变
在各方的努力下,青年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评论家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的声音也在文艺界和学术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回响。在杨庆祥看来,这将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多年后我们回首当代文学史,将会更加明白这是一个多么具有历史意义的时期,它改变了文学评论的生态,与此同时也改变着文学的生态。”
在青年作家徐则臣的感觉中,年轻评论家观点更鲜明,虽然有时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基本上能“扣题”,言之有物,且一般以挑毛病为主,听惯了表扬的作家可能会不适应,因为现在的很多研讨会更像是“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促进会”。“研讨会上理应有被研讨的作家和评论家之间的交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主义的单边批判或表扬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文艺评论应该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徐则臣说。
李云雷认为,青年文艺评论家首先要有艺术的敏感,其次要有公正的态度。但对于当前的文艺评论来说,仅仅具有这些还不够,一位优秀的评论家还应该有对时代与世界变化的敏感,同时要有提出新问题的思想能力。(本报记者 饶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