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持续了24年的捐款

    ——记善行不断的石家庄耄耋老人苏福林

    本报记者 耿建扩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9日   03 版)

        10月12日,石家庄笼罩在霏霏秋雨中,透过雨幕,中国银行石家庄盛世长安支行保安周震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是一位瘦弱的老人,他一手撑着伞,一手把着自行车,艰难地在雨中前行。

     

        “哎哟,老人家又来啦!”周震赶忙跑过去,扶老人进了大厅。银行内其他工作人员也纷纷向老人点头示意,“您又是来汇捐款的吧?”

     

        这位老人,就是84岁的苏福林。24年来,这位可敬的老人每月除了留下基本的生活费外,将剩下的退休金都捐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信念:“为人一定要多做善事”

     

        苏福林,石家庄南翟营村人,退休前是煤矿机械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福林虽然识字不多,但他始终秉承着一个信念:“为人一定要多做善事。”1958年,苏福林进入石家庄煤矿机械厂工作,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3元,生活并不宽裕,尽管如此,苏福林还是会尽量将钱省下来帮助别人。

     

        1990年,苏福林退休了,那时他一个月能拿到180元的退休金,当时3个子女都已经成家。从那时起,苏福林每月都会将余下的退休金捐出去。

     

        报纸上经常会刊登一些求助信息,注意到这一情况后,苏福林开始专门收集这类报道,想尽办法帮助他们。

     

    善行:记不清捐过多少钱

     

        石家庄市高邑县破塔村有一对被遗弃的残疾姐妹,幸运的是,她们遇到了好心人刘秋贤夫妇。在无微不至地照顾了她们8年后,高额的治疗费让这对年过花甲的农民夫妇心头布满了阴霾。苏福林知道这件事后,当即按照报纸上留着的捐款账号,汇过去了300元钱。

     

        就在第二天的报纸上,苏福林又了解到,石家庄市藁城区8岁的小女孩若涵遭遇车祸伤势严重,高额治疗费让一家人陷入绝望。看完报道后,苏福林拿着700元钱和自己亲手挑选的新鲜水果,专程赶了两个半小时的路到医院看望若涵。

     

        苏福林捐款有个特点,就是从不做记录,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帮过多少人、捐过多少钱了。苏福林的一本存折显示,从今年4月到8月间,他一共17次支取了11500元现金,仅捐款就达到了9000元!

     

    感动:“老人太值得我们尊敬了”

     

        每当走进苏福林的房间,都会看到摞得高高的报纸,从报纸上寻找受助人的线索,是老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我父亲自己宁可粗茶淡饭也想着去帮助别人,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这样!”大儿媳容女士告诉记者,起初子女们不理解老人的行为,但时间长了,子女们也深受感动,有时还会和他一起捐款,以至逢年过节接到受助者的感谢祝福电话,成为全家最开心的时刻。

     

        因为常常办理汇款业务,老人家附近几家银行的员工对苏福林非常熟悉。中国银行盛世长安支行业务经理管婧菲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还担心老人受骗,可了解了他的事迹后,大家都深受感动,不但会帮着老人办理汇款手续,而且还主动向领导申请,免去了汇款时的手续费。“老人太值得我们尊敬了。”管婧菲说。

     

        “为人一定要多做善事。我一个老人,花不了多少钱,与其把钱放着,不如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苏福林这名普通老人陈述着自己一生所秉持的信念。(本报记者 耿建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