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俨然成为生活条件差的代名词。但是在福建厦门,却有这样一个“城中村”,每年吸引游客400多万人,居民收入增长了十几倍。每一块砖都是一幅画,每座古厝都是一段历史——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最文艺渔村”和“中国宜居建设中的城市化样本”的曾厝垵社区。
文化传承注重因地制宜
曾厝垵曾是一个以养殖、种植、渔业为主的小渔村,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小客栈、大排档和各种违章搭盖不断出现,原本美丽静谧的小渔村成了脏、乱、差的“城中村”,成为社会治安的薄弱环节。
“城中村”需要改造,但多年来拆旧建新的方法忽略了对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鉴于此,按照“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厦门市提出“让农村更像农村”,因地制宜在曾厝垵建成“海鲜舫一条街”,并坚持少拆房、慎砍树、不填塘,有针对性地对一家一户进行创意性“微改造”。
留住山水格局、名木古树,既保护了原生态,又注入了新功能——闽南滨海风情与开放多元的创意文化在曾厝垵交融,引得文创人士和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据了解,曾厝垵有原住居民400多户1600余人,聚集的画家、音乐人以及各类文创经营者则超过5000人,经营特色主题商铺超过800家。
曾厝垵地处风景如画、交通便捷的厦门环岛路旁,社区居委会书记黄清杰清楚记得,随着“海鲜舫一条街”的建成,来这里吃海鲜的人越来越多。家庭旅馆从2003年的两家增加到今天的300多家,显著增加了居民收入。
据曾厝垵土生土长的纪宏跃介绍,几年前,曾厝垵的老一辈种田讨海,年轻人大多离开渔村,成为厦门的上班族。但仅仅两三年时间,川流不息的旅行者让这里成为厦门乃至全国红火的旅行地点。
文化创意来自五湖四海
这里有雨天不开门的“晴天见”,有打开窗就收下一扇海的“蓝色小屋”。路过的墙面都被涂鸦,连防火栓也被涂上彩绘。村委会的告示栏贴着微电影的演出海报。天南地北的年轻人戴着草帽、穿着长裙、拖着皮箱、拿着地图,用惊喜的眼神打量着这里的房前屋后,而他们也成了曾厝垵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曾厝垵要感谢来自五湖四海的文化创意。”曾厝垵文创会理事长宁军说。
“晴天见”小店老板杨隽,第一次到曾厝垵是2004年,发现渔村保留了很完整的渔村文化。古厝、小巷、村民,闽南海洋元素吸引了他,也吸引了一大批厦大师生和搞艺术创作的青年,绘画、雕塑、音乐、摄影让渔村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随着曾厝垵逐步转化成富有魅力的“文创村”,曾厝垵文创协会、业主协会等五大类别九大组织纷纷成立。此外,曾厝垵文创村还依托社区,开展自治管理,他们设立了一个“公议会”,是文创村的公共议事平台;“公议会”理事由社区居委会、文创会、业主协会等代表组成,“公议会”还制定了《曾厝垵文创村自治公约》,为自治管理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曾厝垵正由一个海岛渔村向多元化的乐活之地演变,形成了具有闽南文化底蕴和多元包容特色的文化。特别是积极探索基层社会自治模式,是又一实践创新成果。”对于曾厝垵的转型发展,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王蒙徽如是评价。
文化繁荣加深两岸交流
两亩绿地、三只狗、四层别墅,偌大的庭院绿意充盈;一杯清茶、三五好友、七嘴八舌,人生可以很随意——来自台北的马克,在曾厝垵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50岁的马克在这里开了一家“马克客栈”,他把海边的小贝壳涂上油漆,成为花瓶上的装饰物,废弃的砖头在他的客栈摇身一变成了复古灶台。曾厝垵的业主、商户纷纷学习马克的做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了解,目前曾厝垵有台湾商家45家、从业者近70人。
不久前,一场独特的两岸阵头民俗文化表演在曾厝垵圣妈宫举行。当天台湾最具盛名的九天民俗技艺团体和思明区艺术团在这里联袂演出,将闽南民俗文化、台湾家将文化、两岸阵头文化相融合,让厦门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两岸的“文化血缘”。黄清杰表示,他们正在努力把曾厝垵打造成两岸文化交流常态化社区。
文化让曾厝垵成为“中国最文艺渔村”,也推动着曾厝垵走出小渔村的视野,融入两岸交流的大潮。(本报记者 马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