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学科带头人李玉虎的带领下,围绕文物病害特征、病害形成机理及治理,从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应用转化等方面进行了攻关研究,成功破解了文物彩绘病害抢救性保护的许多关键技术难题,让无数濒危的古老文物再现光彩。
保护性去除技术 化腐朽为神奇
“馆藏壁画与文物彩绘霉变现象非常普遍,一幅出土时色彩鲜艳,图形完整的壁画,由于环境等因素,不到10年时间,就会严重霉变,满目疮痍。”李玉虎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汪娟丽说。
发掘于20世纪50年代,位于南京的南唐二陵,自开放60多年来,墓壁上出现了大面积严重的风化褪色、滋生苔藓和藻类等低等植物和盐析等病害。
没有立项、没有更多的经费支持,2003年,李玉虎团队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南唐二陵。他们通过现场勘察、取样,对苔藓的种类进行了鉴定,对风化褪色的成因与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自己发明的水溶性环氧树脂去除剂,先对钦陵的两处局部滋生苔藓的彩画,进行了仔细清除,再用自制的显色保护剂进行了色彩再现,很快使南唐二陵濒危的彩画恢复了原貌。
之后,李玉虎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南唐二陵墓室濒危彩画抢救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并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立项。2009年至2013年,李玉虎团队实施了南唐二陵濒危彩画抢救修复工程,2013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
发掘于20世纪60年代的唐乾陵永泰公主、章怀太子墓,是唐陵园区的重要陪葬墓。墓道、前后墓室均绘有壁画,内容极为丰富,大多数出土后被揭取异地保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留在两墓室内的藻井壁画、穹顶天象图上滋生了蓝藻等低等植物,严重遮盖、腐蚀了壁画的原始面貌。
面对这些病害,2000年至2004年,李玉虎课题组专门设计出了一套修复保护工程技术方案与施工方案。由于受损文物历史价值很高,为确保万无一失,他们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充分论证,对永泰公主墓进行了小规模的保护性实验。
“看到被蓝藻、土锈严重覆盖、腐蚀的太阳、银河、月亮、繁星等恢复了原貌,又散发出神奇的光彩,我们欣喜若狂。”汪娟丽说。
走在时间前面 再现文物风采
咸阳博物馆陈列的西汉兵马俑,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首次发现的大型彩陶兵马俑军阵。这批兵马俑的数量很多,出土后置于一般室内环境中,至今已五十多年,龟裂、起翘、脱落、酥粉等多种病害特征非常明显,这些病害使这批具有独特彩绘的兵马俑受到了严重威胁,相当部分濒临自毁。
“曾经眼睁睁地看着许多古墓葬出土的生漆彩绘器物,瞬间卷曲成渣,心里很难过,有一种强烈的历史愧疚感。”李玉虎说。
“我们永远都要走在时间的前面,在濒危文物消失之前留住她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玉虎科研团队成员邢惠萍说,“经过认真筛选,我们最终研制出了水性氟和水溶性环氧树脂作为回贴修复剂。回贴时,将需修复部位放平,使用注射器将回贴修复剂沿起甲缝隙小心注入,然后迅速用干净、平整的塑料薄膜按压在修复部分,10-20秒后小心解开薄膜,用干净棉纸洗去多余回贴修复剂。”
2004年,他们对西汉兵马俑整体实施显现加固修复后,完整再现了出土时的彩绘原貌。据相关考古专家反映,此时的风貌与出土时几近相似。
李玉虎团队以研究成果为支撑,先后完成了多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今年4月,他们承担的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专项计划项目“古代壁画、文物彩绘病害治理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技术鉴定与验收。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中“去除霉菌、低等植物与土锈的材料方法”“汉代彩绘陶质文物胶料彩绘层的回位修复材料与工艺”及“无动力高湿缺氧稳定保存与展示装置”等相关成果,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