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滦州古城里的乡土乡情

    李韵 潘金月 《 光明日报 》( 2014年10月11日   09 版)

        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积淀的河北滦县,素来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气息浓郁。滦县古称滦州,历史悠久,殷商时期曾是孤竹国两朝都城所在地。

        金秋时节,第四届中国滦河文化节在古城拉开帷幕,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展示着滦县古城风情、传播滦河文化。

        入夜,雕梁画栋、细雨飘飘的滦县古城里精彩纷呈。14个本县乡镇(街道)的秧歌队、武术队、民族歌舞队、戏法杂耍队悉数登场,围绕“滦水欢腾”“滦水豪情”“滦水欢歌”“滦水乡情”“乡情乡音”及“滦州遗韵”六大主题进行了民俗文化展演。

        锣鼓铿锵,唢呐嘹亮,色彩斑斓的服饰,眼花缭乱的扇花、手绢,加上欢快的舞步——滦县地秧歌的欢腾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在场的观众。本次参演地秧歌的表演者大多是来自滦县各乡镇(街道)的农村,契合了艺术节“群众唱主角”理念,更吻合滦县地秧歌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滦县民间古城地秧歌艺术编导杨国梁告诉笔者:“我们滦县地秧歌不同于陕北秧歌的粗旷豪迈、江南秧歌的小巧秀丽,它主要突出的是人物塑造。”他介绍:“滦县地秧歌分为公子、妞、丑等几个行当,通过表演者丰富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服饰、道具以及极具特色的‘扭’来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滦县有“地秧歌之乡”之称,“村村都有秧歌队,人人都能扭两下”,滦州地秧歌早已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伴随着时代发展,这门艺术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杨国梁说:“现在秧歌队中扭秧歌的人大都在四五十岁以上,年轻人已很少参与,我很希望老祖宗的东西可以代代顺利传承下去。”

        其实,传承人老化是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普遍问题。除了地秧歌,滦州皮影也未能幸免。

        滦县也是“中国皮影艺术之乡”。滦州皮影因其行当齐全、唱功精细、驴皮雕刻精湛、风格独特、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滦河皮影团是各民间皮影团中的佼佼者。66岁的团长李建章告诉笔者,自己进入皮影行当已30余年,因爱好皮影还先后成立了两个皮影团,表演用的皮影都是他们自己手工制作。队伍的老龄化让他着急:“我们皮影团团员年龄大多在40—70岁之间,没有年轻人,现在年轻人觉得学皮影至少要一两年工夫,而且收入少,就很少入这行了。”

        传承人的忧虑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为使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发展下去,在当地政府资助下,滦县九年制龙山初级学校2012年就开设了皮影兴趣班,并组建“滦州神龙少儿皮影艺术团”。“皮影始于汉朝,历史悠久,再不挖掘、整理和传承就断代了。”滦县龙山初级学校校长这样向笔者说道。“现在我们学校开了皮影班,有100多名学生在学习皮影,孩子们通过课堂学习大体能够掌握皮影演唱、操纵、伴奏、雕刻一整套流程。”历史厚重的古老艺术皮影正在教育基地传承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