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凌晨4时许,哈尔滨市延寿县看守所三名在押人员杀害一名民警,抢走一部手机及衣物后逃脱。到9月11日下午,最后一名逃脱人员高玉伦被抓捕归案。这起案件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9月21日晚上,福建省安溪县龙涓乡美岭村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李某忠一家四口在家中被残忍杀害。经过66个小时全力侦破,犯罪嫌疑人李某福落网。经查,李某福曾因猥亵罪被判刑2年4个月,今年7月底刚刚刑满释放。
监狱服刑人员、公安监所管理的犯罪嫌疑人(含强制戒毒人员和刑事拘留人员)以及社区矫正人员统称为特殊人员。接连发生的极端案例,把特殊人员监管和风险行为防范推到了风口浪尖。带着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振声。
A.“必须主动出击,寻找到风险行为的源头”
记者:一段时间以来,特殊人员发生的极端案例受到全社会关注。你认为特殊人员的风险行为有哪些?这些案例反映了什么问题?
张振声:当前,特殊人员风险行为主要表现为自杀、自残、劫持人质、绝食、藏匿危险品、伪病、攻击他人、越狱、再犯罪等方面。
我们国家出台了监狱法、看守所条例等法律法规,司法部、公安部也出台文件要求对监狱服刑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等特殊人员进行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然而一些极端案例依然屡有发生,究其深层次原因,我认为是缺少对特殊人员风险行为的科学评估与矫正,没有形成完备的应急机制。
记者:能否具体谈谈有哪些问题?
张振声:第一,地区之间特殊人员风险评估与矫正发展不平衡。司法行政部门和公安监管场所对特殊人员虽然很重视,但各地发展差异较大。有的监管场所很早就开展了这项工作,有的则刚刚起步,发展速度各不相同,没有很好地统一起来。
第二,风险评估与矫正技术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由于手段的限制,各地普遍使用传统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往往会导致不科学的测试结果。传统的心理测试量表不是专门为特殊人群设计的,它的假设前提是每一个参加测试的人都能够如实回答提问,而不会因为自身利益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由于其身份的特性,以及测试问题的敏感性,特殊人员在测试中不讲真话的概率大大高于普通人。对于已经确认属于高危人群的特殊人员,我们也缺少有效的矫正措施。目前使用的是针对一般人群的心理调整方法,对于特殊人员起的效果不明显。
第三,有关工作进程以被动管理为主。当前发生的极端案件,更多的是“等出了事再去治理”。然而,惨剧已经发生,损失难以挽回。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主动出击,对于潜在的特殊人员主动进行测试,寻找到风险行为的源头,将危险降到最低,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B.“加强统一管理,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
记者: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有多重要?
张振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包含了多重内容,特殊人员的稳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稳定,又是保证国家、人民生产生活的第一前提。
根据一些媒体的调查,百姓日常出行已不把天气、交通等列为第一要素,而是将安全排在第一位。因此,有必要对在社会中和监所内的特殊人员尽早开展评估,确定危险人员的范围,加强统一管理,还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家园。
实施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可以尽早预防和发现特殊人员的风险行为,加强监管场所的安全,提高监管场所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对于特殊人员来讲,这其实是一种人身保护,也是对其未来从心理上回归社会提供保证。
记者:那么,科学的特殊人员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张振声:评估包含个人背景因素与风险行为预测、心理访谈与风险行为预测、个体需要与风险行为预测。
对特殊人员的风险行为进行矫正,首要的是帮助其调整情绪。为普通人设计的情绪调整方法不适合特殊人员,应当在此基础上创设一套新的适合特殊人员的情绪调节模型。
对特殊人员的风险行为进行矫正,改变认知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风险行为倾向人员的不同情况,应该设计不同的模型。认知调整涉及的内容包括:暴力倾向调整、劫持人质调整、绝食调整、隐藏风险物品调整、越狱调整、装病调整、自杀调整、自我攻击调整、攻击他人调整、再犯罪调整等等。
另外,国外在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过程中,没有设计专门的仪器设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该设计监测生理变化的仪器。通过监测被测试人员生理上的变化,来推断回答问题的真实程度和矫正的效果。
C.“对国外的研究成果,只可借鉴不能照抄”
记者:开展特殊人员风险评估与矫正,当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张振声:首先,要建立一套本土化的评估与矫正系统。国内外的特殊人员无论从作案动机、心理状态,还是日常行为上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我认为只可借鉴不能照抄,这是由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的特殊性造成的。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其自身所不可复制的特点,国外的系统在很多条件下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某些一线实务部门,存在盲目使用国外评估系统的现象,评估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我国本土化的特殊人员评估与矫正系统,从而使评估与矫正系统的内容、标准、方法均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发挥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的作用。
其次,让参加测试的人员要敢讲话、讲真话。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的成败,关键在于参加测试人员是否敢讲话,讲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一个好的测试评估与矫正系统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再次,科学确定具体影响因素的占比权重。影响风险行为评估与矫正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包括自身因素、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三类。首先要解决每个因素的权重问题,然后再形成数学模型。
记者:对于特殊人员风险评估与矫正,你有什么期待?
张振声:风险行为评估技术的最主要作用,在于尽早发现有潜在风险行为的人,使监所管理的工作由被动转主动,避免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劫持人质、绝食、说假话、隐藏风险物品、越狱、装病、自杀、自我攻击等,是监所管理中非常棘手的一些风险行为类型,不仅社会关注度高,而且影响恶劣。提早发现、减少这些风险行为,是监所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风险评估与矫正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行性,民警可以根据风险行为的测试结果,重点防范、及时化解风险行为。
近年来,由于司法监狱、公安监所管理出现的问题较多,民警的公信力受到了挑战。掌握和应用风险评估与矫正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司法监狱、公安监所管理的公信力,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本报记者 王逸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