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一中教师郑恒萍从教的第25年。她在柴达木盆地的亘古荒漠里,用真心换取师生的爱,用爱心赢得师生的情,用诚心建起师生的敬。“品质优、业务精、作风硬、贡献突出”是学校师生对她的共同评价。
郑恒萍两次被评为海西州优秀共产党员,四次被评为德令哈市优秀教师,三次被评为德令哈市优秀班主任,2012年被评为海西州“十佳班主任”、海西州“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骨干教师”、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25年,郑恒萍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她始终认为: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心便不能施以教育,因为爱心是连接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使学生敞开心扉的金钥匙,是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在工作中她注意观察学生,落实到一个“勤”字上;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落实到一个“早”字上;家庭与教师沟通,落实到一个“帮”字上;指出方向,鼓励进步,落实到一个“爱”字上;抓反复,反复抓,落实到一个“诚”字上。
郑恒萍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她常说:“成绩不好,并不代表其他什么都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她给予一些成绩暂时还不太理想的同学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爱。“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走下讲台我们是朋友”,这是郑恒萍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在学校,你可以经常看到她和学生一起互动、热烈讨论。学生有苦恼,愿与她倾诉;学生有想法,乐意对她掏心窝。学生如此,家长也是如此。她家的电话,成了家长和学生的“热线电话”。
郑恒萍总结出“六、三、一”的教学方法,即单元复习六环节:课前指导,课堂启发,设疑解疑,作业实验,班级交流,测验检查;发现问题三步骤:问题、动手、新问题;教学程序一过程:由易到难。她的这一教法在实践中行之有效。她一改传统的单一作业批阅方法,使用了面批,引用了眉批,有评语,有等级,使批评和鼓励相结合。当学生拿到自己的作业本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郑恒萍坚持在教学中教研,立足课堂,拓展课外。从学科特点出发,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模块教学的最佳方法。
为了使自己更上一层楼,郑恒萍自费订了许多物理教学杂志和参考书,时时不忘给自己“充电”。她放弃了假期休息的时间,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回来后把自己的心得和感受跟全体教师交流。郑恒萍25年来从未因自家的事情请过一天假、耽误一节课,教学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学生高考成绩优异。(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