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有感而发

    拓宽儿童文学研究的话语空间

    谈凤霞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2日   13 版)

        王泉根数十年在儿童文学领域潜心耕耘。最新出版的《担当与建构:王泉根文论集》(接力出版社)是其近年的代表性论文集,涉及儿童文学的理论观念、发展思潮、现象批评、文化实践等多个层面。

        在王泉根看来,成为儿童文学研究工作者的前提是“必须热爱儿童文学学科,对这项事业具有彻底的奉献与担当精神”,他自觉地将提升儿童文学学科建设水准和地位作为自己的学术使命。《论人类文学大系统的分类结构与知识谱系》一文从时间与空间、生产者与消费者角度对文学进行分类。在《论新世纪儿童文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文中,他指出新世纪儿童文学学科面临的多重危机,也富有前瞻性地指出希望与机遇,并身体力行地号召同仁不懈地探索儿童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问题意识、原创品格、中国话语、‘有我’写作”是王泉根从事学术研究一贯坚持的原则与追求。他的儿童文学理论思考主要从审美本体和接受主体这两个核心维度出发。《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一文指出成人文学大致倾向于“以真为美”,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则是“以善为美”,其内涵指向人(儿童)的自身完善,即通过艺术形象化的审美愉悦来陶冶和优化儿童的精神生命世界。他进而提出了建构儿童文学审美创造形态的构想,尤其指出儿童文学具有与全人类文化理想相关的世界性意义。《论原始思维与儿童文学审美创造》《论儿童文学审美创造中的艺术形象、艺术视角》等文将儿童文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学、审美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构筑儿童文学理论的立体框架,对儿童文学内在的审美意识和外在的艺术表现进行了探幽析微的分析,视点全面而深入。他积极探索的儿童文学理论具有原创性,开拓了理论架构的多重话语空间。

        王泉根密切关注当下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态势。他近年主编了两套规模宏大的书系,即《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和《中国儿童文学60年(1949—2009)》,目的在于激励和促进新世纪儿童文学创作和研究的繁荣。《担当与建构》中收录了书系的总序,这些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全局性地梳理、评述了新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动向与成败得失。他的当下研究具有“发散性触角”,文论集收录了他对近年来儿童文学各种文类如少年小说、儿童散文、动物文学、科幻小说、儿童影视等的评论,他及时捕捉和回应各种新的潮流和现象,或扶持、或质疑、或纠偏、或建议,其“有我”的批判锋芒彰显了他鲜明的立场和明确的理性判断,体现了一个批评家的功力。他追求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中国话语”,又以开放的“拿来主义”态度引进西方儿童文学的前沿理论,显现出他敏锐而开放的学术目光。

        儿童文学是涵盖了从作家、作品到出版传播,从评论研究到学校教学,从阅读推广到作品再生产的系统工程。“将学术理念转化为文化实践”是王泉根自觉的“跨界”担当。《担当与建构》辑录了他对新世纪以来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各种文化、教育活动的考察成果。《青少年文化产品研究论纲》《新世纪十年“儿童阅读运动”综论》等儿童文学的“外部研究”蕴含着他对于儿童成长的人文关怀。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