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长江重要支流的汉江,在荆楚大地留下了一连串精彩的典故。一条江河水,造就一座城,城以水扬名,水以城为豪。汉江之滨的襄阳,就这样把我们带入了古远的历史,又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新时代的画卷。积淀的厚重,哺育了城市的涵养,大河的灵动,贯通了地域的文脉,让古城的今日有了智慧的依托,在前进的道路上更具信心。如今,行走在江边的普通人,不断为江水注入新的故事。为“中国文化江河”系列报道作采访,我们走进古城襄阳,去触摸这座城市鲜活生动的记忆,聆听这座城市的心跳。
【滥觞的文化之水】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跨鄂豫陕三省13个地级市,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以上。襄阳,是汉江流域最大和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是汉江流域的中心城市,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上。
汉江水运的四通八达,加上地处中国南北气候交界带和地理中心,使襄阳成为“七省通衢、南船北马”之地,更是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
襄阳“汉晋以来,代为重镇”。东汉末年至魏晋,是全国学术中心、文化高地。诸葛孔明躬耕襄阳,成三分天下伟业。东晋时期,襄阳是全国佛教中心,释道安法师在此统一教徒姓“释”,确立僧律戒规。唐元和年间,是全国4个人口达10万户以上的州治所之一。明清时期的襄阳仍然是“商贾连樯,列肆殷盛,客至如林”,市内建有20多个商业会馆、30多个码头,商业辐射到黄河上下、长江南北,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史学家严耕望称,襄阳繁华800年,“犹先秦之邯郸,明清之秦淮”。
汉江介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把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串联起来,使襄阳融合了两大文明,形成了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独特地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一城两文化”(襄阳古城、汉水文化、三国文化)。
襄阳古城池号称“华夏第一古城池”,周长7331米,北以汉水为天然屏障,东、西、南3面凿有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最宽处250米,是北京、西安护城河平均宽度的8至10倍,是中国最宽人工护城河。襄阳城墙始筑于汉,初为土城墙。唐宋时改为砖墙,增设垛堞,加建城楼。明洪武年间重建。襄阳古城池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襄阳,特别是长达六年的宋蒙(元)襄阳之战,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座城也因此获得了“铁打的襄阳”的美誉。
襄阳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120回的《三国演义》中有32回与襄阳有关,其中,三顾茅庐、隆中对策、跃马檀溪、水淹七军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三国文化与襄阳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三国源于襄阳、终于襄阳。
襄阳是东汉末三国初荆州七郡的首府所在地,是当时荆州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并一度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和学术中心,是当时全国最繁华的十座城市之一。由于当时北方战乱不断,荆州安定而富足,从襄阳至宜城一带形成了十多里长的“冠盖里”,国内文人名士纷纷迁徙至襄阳,经学家宋忠、綦毋闿,文学家王粲,书法家梁鹄,音乐家杜夔,科学家韩暨,以及诸葛亮、司马徽、徐庶等,加上襄阳本地名士庞德公、庞统、黄承彦、蒯越、马良等,形成了知名的“荆州学派”。
汉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族首部创世史诗《黑暗传》就发现于襄阳保康一带山区。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发源和交汇于此,并孕育了荆楚文化。汉戏和越调也起源于汉水流域,并发展出了著名的襄阳腔。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大多数篇章是反映汉水流域的诗篇,在“雅”和“颂”中,也有很多内容与汉水有关。其中《汉广》唱道:“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诗中的游女,指的是汉水女神,她也是我国大江大河中产生的第一位女神。
汉水女神来源于“神女解佩”的故事。传说,有个名叫郑交甫的书生,在万山脚下的汉水之滨,遇见两位汉水女神后一见钟情,两位女神解下玉佩赠给他作为定情礼物。当天正值农历正月二十一,襄阳因此衍生了一个独有的民俗节日——穿天节。每年此日,青年男女在江边寻找有孔的石头,用红线穿起来,赠给恋人,可谓“襄阳情人节”。
汉江还是《楚辞》发源地。屈原流放在襄阳宜城时,曾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句,辞中的沧浪之水就是汉江襄阳段的江水。在诗歌勃发的唐朝,《唐诗三百首》中就有27首描写襄阳。其中,王维更是为襄阳留下了“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的千古绝唱。
美丽的汉江不仅孕育了这些千古传诵的瑰丽诗篇和浪漫传说,也养育了灿若星河的天下奇才: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蜀汉丞相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唐代诗人孟浩然、宋代书画家米芾等。现当代又孕育出了光未然、梁斌、陈荒煤等一批蜚声中国文坛的文学家。
近年来,襄阳市围绕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城市新定位,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不断培育独具特色的襄阳文化,使襄阳焕发了青春和活力,成为一座迷人的文化之城。(涂玉国 夏 静)
【采访手记:芳香弥久浸文化】
近年来因为工作关系,我曾数次到作为湖北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襄阳采访、调研,每次到襄阳,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都会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沉醉其中,乐不思返。
每次,我都会静静地登上襄阳古城,站在临汉门上,抚摸沧桑的城砖,聆听历史的心跳。历历可见的弹坑,仿佛默默述说着这座兵家必争之地的儿女们用生命铸就的辉煌与惨烈,马嘶人叫的声音犹在耳边回响,让我们不由得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城下便是一江奔腾不息的汉水,让人陡生“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
每次,我都会到诸葛亮躬耕求学之地的古隆中去看看。“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澈”的古隆中景区,宁静而清新,漫步其间,遥想诸葛先生当年,身在茅庐,心怀天下,这需要一种多么大的抱负与胸襟?
每次,我都会到东门口小吃一条街或背街小巷去寻找当地的美食。麻辣鲜香的牛杂面,融合了南北美食精髓,是当地市民最喜欢的早餐,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说,襄阳人每天的生活是从吃牛杂面开始的。牛杂面和黄酒已成为一种乡愁,让游走天下的襄阳人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还有一大盆热气腾腾、鲜红的宜城大虾,这种发端于楚皇城的大虾技艺,如今已经传遍全国各地。而起源地的襄阳,无疑味道是最正宗的,一到夏天,大街小巷的大虾馆前人来车往,热闹非凡,成为一大景观。市井的繁华、闲适与豁达,从舌尖的美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每次,当我穿行于樊城九街十八巷,漫步于“女驸马”冯素珍居住的冯家巷,游走于青石板铺就的古街道,古老的街巷与现代化的高楼交错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我仿佛听到了这座城市发展的脚步。
在传统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如今,襄阳市围绕“一城两文化”,提出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的理念。襄阳历史文化元素的符号,在市区随处可见,一座座既现代又有襄阳特色的建筑、一处处新的景观,让人感受到这座具有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在文化的浸润中,在氤氲的书香中,襄阳正健步前行。(夏静)
襄阳味道
“这里是襄阳,几盏黄酒暖人心肠,一碗面里闻到馨香……”一碗牛杂面,一碗黄酒,从市民最钟爱的早餐中,可以看出襄阳的文化特质。襄阳牛杂面是选用新鲜的牛杂,由几十味调料用文火煮熬十几个小时而成,面条选用面筋强度大的碱面,沸水焯过后,浇上牛杂,再撒上小葱或香菜,吃起来麻辣鲜香。吃完面,再喝一碗以小米酿制的襄阳应时黄酒,既去掉了口中的麻辣,还有温肾补阳的功效,一整天都充满了力量。这道早餐,把北方人饮食的粗犷与南方饮食的细腻有机结合起来,印证了襄阳文化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襄阳还有一种独有的特产——襄阳大头菜,相传为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求学时发明,又称诸葛菜,由新鲜蔓菁用盐经过“三腌、五卤、六晒”,腌制300多天而成,吃时鲜香脆辣,并可长时间存放,成为襄阳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道菜品。
【程河柳编:农民的手工艺术】
程河柳编,是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特产,以柳条色白质柔,光润匀称和精湛的编技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三大柳编出口基地之一。
程河镇地处汉江河滩,土壤肥沃,非常适宜种植柳条。清乾隆时期,为防汉江水患,下令汉江两岸多植柳条,使柳编工艺得到蓬勃发展。
经不断发展创新,程河柳编工艺形成了穿编、定编、平编、拧编、精编、木编六大类,4000多个系列,10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涵盖篮、盘、篓、椅、桌等居家用品及花瓶、屏风、画框、书箱、摇篮等工艺品。2009年,程河柳编编织技术被湖北省劳动厅评为全省十大劳务品牌;并多次获得“湖北省旅游金奖产品”“全国名牌农产品金奖”等荣誉。
近年来,程河镇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以程河工艺品有限公司等4家柳编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11个柳编专业村、1.4万个柳编专业户的产业格局。柳条种植面积达2万亩,编织技工3.5万人,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年创劳务收入7.3亿元。
程河镇搜集整理并编写了全国惟一一本专业性的柳编教材《编艺》,在全镇中小学开设了编艺课,培养柳编技艺人才,促进柳编文化的传承。(涂玉国 夏 静)
【书法名城:气象万千】
襄阳是宋代书画家米芾的故里,书法遗存丰富,现珍藏有米芾法帖45碣,其宅碑刻145碣,米芾书法石刻36块,蔡襄、黄庭坚、赵孟頫书法石刻8块。米芾书法代表作《研山铭》《蜀素帖》《茗溪诗》石刻保存完整。近年来,新建了白水寺碑林、鹿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碑廊、米公小学碑廊、护城河荟园碑廊等书法石刻展示长廊。市区专门建有米公小学和米芾中学两所湖北省书法特长教育重点示范学校。现有中国书协会员近50人,省书协会员216人。2011年,被中国书法家协会命名“中国书法名城”。(涂玉国)
古城墙的时光轴
席星荃
这是襄阳古城东北一段临江的古城墙。
说它是一段城墙,不如说它是历史或岁月的标本。面对它,你看到的是完全不同于你平日所见的喧嚣着、躁动着的万花筒般的世界。它苍老,沉寂。但在熟悉她的人的眼里,它也有生命,她是历史与时光长久持续地拼搏留下的意志,却用了这空间的、立体的形式而存在。
我少年时期汉江上没桥,人和车都坐船过江,这里是渡口,汽笛频响,终日熙熙攘攘,繁华而热闹。从樊城过江的人上了崖,穿过长长的阊门,再走一段荒僻的菜地,便到了城里的大街。阊门是襄阳古城墙向外延伸的古代城防建筑,有很长的隧道似的门洞,古老而幽暗,散发着历史的气息,给每个走过的人留下遐想和感慨。后来江上建了大桥,渡口和阊门一带人迹罕至,冷落下来。
再后来阊门被拆毁了,而这一段古城墙还在。
古城墙俯临汉江,墙基建在石堤上。江水激荡,冲刷着石堤下的防波石,涛声阵阵,江面的漩涡随着激流变幻无穷。古石堤由青石垒砌,石缝间灌注了石灰与糯米汁混合的浆,这是旧时建筑工程最昂贵也最坚牢的黏合浆料,伸出指头敲一敲,坚硬如铁,依旧严丝合缝。杂树很努力地想钻进石缝,树蔸聚成一个大疙瘩,像急于钻进石缝去的蟒蛇;那树无法长大,就成了绝妙的盆景。
城砖大多数仍然坚硬密实,有些却为岁月所剥蚀,砖面成了粉末,渐渐凹进去,成了浅槽,留下糯米石灰浆坚挺在浅槽边缘,仿佛不屈的骨骼。许多砖上有硝渗出来,像敷了一层白霜,这是岁月老人被风干的泪痕。而另一些硝碱呈颗粒状,如同晶盐,密密麻麻,给城墙蒙上一层薄冰般的硬壳,拿指头触一触,光滑而坚硬。它是城墙对付时光的铠甲。在漫长的岁月里,城墙忍住眼泪,披上铠甲,这是她用历史抵御时光的两种情态。
前几年修缮古城墙时,发现古城砖上有“岳”字,学者说这是岳飞守襄阳的见证。阊门和渡口,是当年曹操攻荆州时刘备扶老携幼南逃的地方。唐人宋之问《渡汉江》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也是在这里触发灵感的。难怪这一段城墙如此的沧桑满目,她太老了,连她脚下的江水也老了。她目睹过太多历史烟云,聆听了太多古代人物的呐喊,仿佛她一张嘴,那呐喊与厮杀声就会冲口而出……
而今,过去的沧桑已经过去。立在城墙上放眼远望,江那边的樊城耸起座座高楼,三座大桥飞架在汉江之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成为汉水流域最繁华的中心城市。但古老的城墙依然保存完好,阊门正在重修,冷落了许久的渡口也变成了滨江公园的一角。生活在变化,时代在演进,旧景是不能重现的。我们不必太过惆怅,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正在成为沧桑。
老河口木版年画:在传承中发展
老河口木版年画形成较早。据记载,宋末元初黄河决口,大批河南民间艺人流落老河口,特别以说唱和手工艺人为多,木版年画印制由此始。清乾隆至光绪年间老河口木版年画达到鼎盛。解放初期,仍有刘源盛、德茂公、和顺成、松昌福、万源永等十几家民间年画作坊,从业人员2000多人。
老河口木版年画的内容,大都取材于历史戏剧、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种类有中堂、门神、贡笺、历画、喜画、条屏、窗画、匾牌、楹联等20多种,其中以门神画为多。在制作方面,用料考究,一般选用硬质梨木为雕版;颜料选用自己熬制的植物和矿物颜料,能长期保持画面的鲜艳。2011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在老河口市有一位南派木版年画的传人——陈义文。他生于1929年,祖籍河南,幼年迁居老河口市,14岁随父学艺,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后转入老河口市木雕厂工作。他创作的木版年画兼有皮影和金石刻印的风格,作品质朴大方、古色古香、色彩对比强烈、人物造型夸张,从风格、样式、色彩、造型到内容,都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精品。他的代表作《燃灯道人》《和合二仙》《赵公元帅》等,先后参加了湖北民间美术展、中国首届艺术节、八艺节、上海世博会等,并有部分作品出国展出。他的部分作品入选中学美术教材《中国木版年画专集》,《老河口木版年画》大部分内容入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14年陈义文被湖北省委组织部授予“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称号,2013年他的木版年画生产销售基地被湖北省文化厅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为了保护和传承木版年画艺术,老河口市政府启动了抢救木版年画的保护工程。如今,陈义文的孙子陈红斌已熟练掌握了木版年画的雕刻制作技术,他投资100多万元对陈义文所住街道进行改造,设立了年画画廊,大理石年画雕塑,建立了年画工作室、雕版保护专柜等,并把此街道命名为陈义文巷。2012年,他又在武汉市设立了老河口木版年画展厅,使老河口木版年画之路越走越宽广。(涂玉国)
摄影:王廷兴 谢东升 胡江桥 孙康敏 桂斌 余翔 妞妞 叶强 何轩 人物素描:郭红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