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9月20日 星期六

    有话要说

    让法治成为吸引人才的最大公约数

    周湘智 《 光明日报 》( 2014年09月20日   11 版)
    CFP

        今天的中国,不能再靠财税优惠政策、廉价劳动力和低地价来吸引人才,要用法治化的环境展现吸引力——

     

    制度才是最好的伯乐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引起海内外的关注和热议。法治思维,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008年以来,以“千人计划”实施为标志,我国人才发展进入一个政策创新期。各级各类引才计划相继出台,各种各样的人才试验区遍地开花,掀起了一轮人才引进竞赛。但很多地方人才政策的局限在给票子、给房子、拼待遇、比财力上,真正在体制机制上有所突破的不多。在世界范围的人才大战愈演愈烈之际,再好的优惠政策,也不如良好的法治环境。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要突出法治思维和方式,使法治成为吸引人才的最大公约数。

     

        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制度是最好的伯乐,法治是最好的环境。当前,一些地方的人才工作,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领导意志,而不是制度的力量。我们经常听到地方的同志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主要领导对人才认识深度、重视程度,决定了一个地方引进人才的力度和效果。领导重视人才工作,愿意做“人才书记”“人才市长”,人才工作就会成为全局性、战略性工作,人才政策创新力度就大,产业、科技、教育、财政等方面支持就会比较多。这种靠领导重视推动的人才工作模式,最大的风险就是“人存政举、人走政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人才第一资源特征和作用日益突出,重视人才已不是地方领导执政风格和个人偏好的问题,而是关乎一个地方发展兴衰的核心要素,必须用制度的力量加以规范,用法治的力量加以固化。

     

    法治的吸引力最持久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前提条件是法治。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目前很多地方的人才引进仍是政府主导模式,主要以直接提供财政资金和支持为主。比如,直接提供创业创新启动资金、直接提供办公场所和家庭住房、直接提供配偶工作岗位、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创业创新服务等。但归根结底,吸引人才必须让法治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普惠性的公共服务,打破体制壁垒、制度隔阂,不分地域、不分身份地向所有人才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在市场缺位的条件下,目前政府实际上发挥了功能替代作用,通过政策手段强有力地直接推动。然而,这种引才模式也产生了引才指标化、项目碎片化、竞争同质化、待遇特殊化等副作用。有的地方为引才而引才,竞相抬高政策优惠幅度,展开激烈的奖励竞赛,造成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要消除这些现象,必须依赖法治来破局。

     

        规则公平、程序透明,是法治的核心灵魂。人才最看重什么样的发展环境?透明的规则和稳定的期许,比一时的优惠政策更加重要。人才创业创新,缺乏透明化、规则化的营商环境,依然面临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不少人深深苦恼于“不找人办不成事”,把很多时间花在工作之外的“公关”活动上。推进制度规则的深刻变革,打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法治环境,形成“办事不找人,找人也一样”的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2月视察前海时曾说:“前海的改革,要相信法制的力量。”如果说,前30年的改革开放,主要是靠“破”字当头,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现在的全面深化改革,则要“立”字为先,率先形成一套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制度层面抢占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今天的中国,不能再靠低成本的地价、廉价的普通劳动力、财税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而是用法治化的环境展现吸引力。如果还是靠着过去的先发优势,去拼优惠政策、拼资金数量,那是不能持久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社科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