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5日和今年“五四”青年节之际,分别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勉励他们弘扬志愿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目前,我国乡村教育面临师资力量薄弱、人才短缺、教师加速流失的困境,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出现一名教师包干几个年级所有课程的极端现象。为解决乡村教育的人才困局,1998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发起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他们的加入,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活力。
1.志愿者带给服务地的不只是知识
研究生支教团的到来,不仅给他们服务地方的乡村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技术、管理、理念、社会关系等无形资源。
(一)青年大学生对乡村教育的支援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带来新知识。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全部为在读学生,他们喜闻新知、见多识广、学习能力强,能将个人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弥补乡村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的不足;二是应用新方法。支教团成员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大多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辅工具,在硬件设施逐步改善的乡村基础教育中大有作为;三是倡导新理念。在教育大变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支教人大多是教育新风的倡树者,他们普遍认同“学生为本、平等参与、及时反馈、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善于正面鼓励、积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15年来,经过万名志愿者的接续奋斗,乡村教育的旧面貌得到很大改观,越来越多来自西部山区的孩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例如,2013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任教的学校有3人考入清华大学、1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二)高等教育对贫困山区的反哺
通过研究生支教团搭建起来的校地合作桥梁,为高校深入开展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利条件,使高校对贫困山区的长期援助成为可能。事实上,近年来,从知识技术到乡村治理,从基础设施到精神文明,从乡土中国走出的高等教育已经启动了新一轮对贫困山区的全面反哺。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江西瑞金研究生支教团对当地基础教育现状开展调查研究,走访近百个贫困家庭,行程300公里,撰写出5.2万字的调查报告,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中国农业大学将农业特色融入支教团工作,多次组织农业专家赴内蒙古鄂尔多斯、广西百色开展农业科技扶贫,帮助当地解决农业问题。通过研究生支教团,高等教育找到了又一个对贫困地区持续介入、长期帮扶的有效途径,走在现代文明前列的高等学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带来了崭新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大山里的老百姓打开一扇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三)社会资源向中西部地区的注入
研究生支教团在开展支教扶贫活动的同时,不仅为服务地送去了高校特有的丰富知识、优质技术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还通过企业、校友、政府、社会组织建立起高校以外的非学术资源与西部地区的连接,并以高校作为搜集、汇聚、输送社会资源的枢纽型组织,长期性、有计划地投向对口服务地,有力支持着西部事业的发展。这其中,既包含人力、物力、财力等看得见的有形资源,也包含技术、管理、理念、社会关系等看不见的无形资源。2004年,华中农业大学的志愿者徐本禹因在贵州大方县支教的感人事迹当选央视“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结束支教返校后,华中农业大学和徐本禹本人曾先后十余次到贵州考察基础教育现状、了解当地需求,并通过校友资源、慈善机构和新媒体及时进行发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从2005年至今,因徐本禹和华中农业大学支教团在贵州支教而直接引资援建的希望小学就达10所之多。
2.在服务奉献中成长成才
通过支教活动,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志愿者获得了宝贵的人生历练,这种经历成为很多人一辈子的财富,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学业因基层实践更精彩
一年的基层实践不仅不会耽误志愿者的学习,反而对他们未来的深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是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看到的、接触到的是欠发达地区贫困的面貌和落后的基础教育,以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这种巨大反差带给志愿者强烈的心灵震撼,促使其以更加端正的态度并以更高的学术标准约制自己的学习生活;二是学习动力更加充足。支教把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带入社会、带到基层、带进贫困山区,为青年学生打开一扇了解中国国情的窗口。通过支教他们深切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迫切需要,通过支教,大学生找回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继续深造的内生动力;三是学术追求更接地气。通过一年的实践锻炼,志愿者对学术问题和从书本习得的理论有了更深的体会,很多人的研究方向正是在火热的基层实践中确立的。
(二)基层实践增强了志愿者对中国道路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同不会凭空而来,只靠理论说教也未必能使青年人心悦诚服,只有当青年亲身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切实感受到现行制度给国家人民带来的福祉时,才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由衷的认可与共鸣,心甘情愿地听党指挥、为国奉献,研究生支教团正是动员青年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以青春之我筑青春之中国的实践平台。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李娇认为,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她读本科的时候对中国基层政治缺乏全面认识,但是在参加研究生支教团、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教后,她目睹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致富奔小康的生动案例,亲身感受到群众溢于言表的幸福后,她逐渐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支教的历练促进了志愿者成长成才
从学生到老师,从城市到乡村,志愿者走进一所被称为“研究生支教团”的青春驿站,心中多了一份责任,少了几分任性,多了一份担当,少了几分依赖。当他们走出这所青春驿站回到高校的时候,他们肩上更多了几分沉稳,少了一些浮躁,多了几分务实,少了一些虚荣,多了几分笃定,少了一些迷茫。一年的见闻增进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认识,一年的经历加深了他们与普通百姓的感情,一年的锻炼见证了他们从心理维度到社会维度的成长,而这些都将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事实上,自1999年至今,从研究生支教团万人大军中走出了众多商界精英、学术骨干和政坛新秀,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正逐渐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这些人的成才成功与当年支教的锤炼积累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当年的服务奉献换来了今天的个人成长。黑龙江团省委副书记、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陈苏所说:“参加志愿服务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能,一年支教生活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志愿精神改变乡村教育
研究生支教团以充满激情的青春行动,带动了更多青年投身乡村教育,同时也深深激发了服务地教师的事业心。
(一)接力传承: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化
接力传承是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最大的亮点。一所大学长期对口支援一个服务地,来自同一所高校的志愿者长期服务固定的几所乡村中小学,在年复一年的支教活动和扶贫开发中,大学办到了田间地头、乡村走进了高等学府,在象牙塔与贫困山区的美丽邂逅中,志愿服务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每一届支教团在结束服务之前都会向后来者详细介绍支教地经济社会特点、服务对象学习及家庭情况,并将教学技巧、服务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继任的学弟学妹,从而大大缩短了后者熟悉业务、适应环境的时间,节省了交接成本,使教学质量不因志愿者轮换受到影响。
(二)示范带动:青年勇开风气之先
研究生支教团扎根西部开展支教活动,受益的不只是西部基层;志愿者走进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影响的也不只是服务对象。支教团开展志愿服务是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良好环境、向全社会播撒现代文明之光的过程,就是倡树新风正气、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过程,同时也是高举理想主义大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调查显示,在服务地,研究生支教团正以充满激情的青春行动感染、带动着更多青年投身志愿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三)定点结对:大学精神之光照进贫困山区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大学精神和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下,定点结对的扶贫模式发挥了巨大的感召激励作用,许多乡村居民、中青年教师的事业心、进取心被再度激发,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开始有了危机感,萌发出进修深造的愿望。为了满足对口支援地区乡村教师的需要,很多高校利用暑期开办乡村教师培训。例如,上海交通大学自2007年至今,连续八年共计培训450名乡村教师,培训地点从四川到上海,参培教师从西南到全国,培训内容涉及学生团队建设和辅导、留守儿童的关爱与管理等多个领域,对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帮助贫困山区走出困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4.让更多优秀学子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中西部的孩子渴求知识,中西部的发展需要人才,中西部的教育需要更多青年志愿者投身其中,在服务乡村教育中书写别样精彩的青春。
(一)加强宣传引导,吸引优秀学子加入
由于研究生支教团规模与各高校研究生保送指标挂钩,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在总体规模持续上升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应该将优化结构、盘活存量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一是严格控制单个高校实施规模,审慎新增招募高校。少数重点高校的招募指标不能无限增长,对新申请招募资格的高校应该严格把关,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校园文化、社会服务情况、志愿者工作现状等多个维度做出综合评判后再决定是否接纳。二是大力倡导志愿精神,严格招募选拔过程。要将真正有意投身支教事业、为西部教育奉献青春的学生纳入麾下,而不是把学习成绩、科技创新能力、学生工作经历等志愿服务以外的评优指标视作唯一标准。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志愿者业务水平
岗前培训至关重要。首先,培训内容要全面。培训内容要根据受训者承担的志愿者、乡村教师和扶贫开发人员这三种不同角色设计相应的培训板块;其次,培训方式要多元。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训方式的设计和培训流程的再造,通过现场教学、实践教学、分组讨论、朋辈分享等多种手段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再次,培训对象要区分。针对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身份、去往不同学校的志愿者,要采取差异化的培训;最后,培训时间要延长。在支教活动开始以后,服务地教育部门要对志愿者的工作、生活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妥善进行应对,开展常态化、针对性强的小规模培训,直至志愿者服务期满返回学校。
(三)强化管理服务,确保志愿者扎在教学岗位
志愿者能否全身心投入支教事业、扎在教学岗位决定着支教团项目的成败。各服务县、高校项目办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指导对接,确保每名志愿者都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一线教学。志愿者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应届本科生,为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成长,各高校应该制定系统的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办法。各服务地、高校要关心志愿者工作生活,帮助志愿者解决实际困难,从精神勉励、经济补助、心理帮扶、人际支持等多个方面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此外,受援学校要给每名志愿者分配相对固定的教学任务,明确志愿者岗位职责,严禁服务地以各种名义将支教团志愿者借用到任何非教学岗位。
(四)进行跟踪培养,助推志愿者成长成才
要更加关注志愿者个人的成长需求,各招募高校要对每名志愿者的基本信息、服务情况和每届支教团的实施规模、派遣时间进行全面做记录,为志愿者跟踪培养和支教团项目的深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管理服务效率。派遣高校和服务地要共同承担起对志愿者进行跟踪培养的职责,高校为每名志愿者配备生涯规划导师,服务地为每名志愿者配备工作生活导师,适时为志愿者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要适应年轻人的实际情况,用新媒体做好志愿者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吸引更多优秀学子投身乡村教育。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加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服务期满后返回学校继续攻读研究生。16年来,该项目先后公开招募派遣了16批9856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百个贫困县300多所中小学支教,为增强乡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提高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以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向西藏、青海等省区的贫困县、乡输送了218名支教志愿者。支教团成员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支教接力,将自己化身为桥梁和纽带,服务当地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经济建设与发展,给当地带来了深刻变化。2014年,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中,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荣获“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称号。
2013年,清华支教团成员支教的甘肃武威六中,1人考入清华大学,湟中一中2人考入清华大学、1人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接触了清华志愿者之后,很多当地学生说:“有了考一个好大学的念头和决心,要成为和志愿者老师一样的人,去外面看看,改变自己、进而改变家乡。”
四年前,17岁刘燕玲考入梦寐以求的清华园,本科毕业之际,她做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加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回到母校湟中一中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她的真诚和努力,打动了班上那些性格叛逆、学习懈怠的学生。一个曾经数学考9分的少年,在她的悉心辅导下,考到了110分,还树立了考清华的自信。
任霄泽是清华大学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2007年他来到初建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他将清华的经验带到这里,指导“财经系第一届学生代表大会”以及随后“学代会”和“团代会”的召开,为藏职院建立起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在教学中他创新教学方法,大胆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支教即将结束的时候,院长说:“我在想怎么才能把你们留下来,这里的发展实在太需要你们了。”这句话触动了任霄泽。2010毕业后,他选择了奔赴西藏,成了山南地区泽当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执笔人: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