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花开 苏绣添彩
9月13日上午,以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燕文为团长的中共友好代表团、法国共产党和人道报社领导等出席了《人道报》节开幕式,并欣然前往中国馆参观。上午10点,表演正式开始,开朗豪放、高亢嘹亮的唢呐声吸引了不少当地市民驻足欣赏。“还没有去过中国,对中国的音乐非常好奇,曾经在巴黎看过唢呐表演,这次也是特地来听来自中国独特的演奏。”一位巴黎市民边比画着吹法边对记者说。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和唢呐的高亢激越形成鲜明对比的昆曲也同样吸引了艺术细胞丰富的法国人。吴侬软语、轻吟浅唱,昆曲《牡丹亭·惊梦》选段被创造性地和活泼可爱的木偶表演结合在一起,让围观的“洋娃娃”们瞪圆了眼睛。一旁的剪纸展示区,短短一两分钟里,一位巴黎市民的肖像就呈现在苏派剪纸艺人王晓手中。这位巴黎市民举着剪纸,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并竖起了大拇指。
层层人群中,一位绣娘正俯身于绣架之上,只见彩线在她的绣布与指尖飞速游走,姿态翩跹优美。两只寓意长寿的仙鹤,经过她的修饰,轮廓明晰、羽毛渐丰。这是来自苏州刺绣研究所的29岁绣娘杨敏华在现场表演的双面绣《松双鹤》。活灵活现的仙鹤仿佛要飞出绣架,几个金发碧眼的女士反复查看着绣架正反两面的仙鹤,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更有一些法国市民跃跃欲试,在画有法国国花的刺绣绷架上,穿针引线,小心翼翼地绣起了鸢尾花。
在桃花坞木版年画展区,一幅《寿字图》年画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只见所有的人物、山水都包含在一个‘寿’字的中间,构思堪称精巧别致。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80后新传人乔兰蓉一边向好奇的参观者介绍,还不时向人群展示如何印制。40多岁的马蒂尔德女士是个画家,对这项来自苏州的古老工艺充满好奇,在乔兰蓉的耐心指点下,她非常认真地学习制作了一幅印着很多中国胖娃娃的《百子图》。托着刚完成的处女作,马蒂尔德满脸兴奋地告诉记者,桃花坞木版年画与西方的版画有相通之处,都是通过“版”这个载体来表达情感,这种技法的相通性和文化的差异性,对他们有极大吸引力。
中国的美食无疑也对讲究饮食的巴黎市民颇有吸引力。来自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4位师生,现场展示了绝活。油淋鸡、家常豆腐、糯米糍、咕咾肉……一道道色香味美的中国家常菜,让参观者频频竖起大拇指。在工艺品展销区,今年新增的苏州专柜人气很高,刺绣丝巾、珍珠饰品、核雕小件、茶叶等苏州产品让很多参观者不忍释手。两个爱美的小姑娘比画着,把丝巾系在腰间,旋转出美丽的圆弧。
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嵘介绍说,此次苏州代表中国政府参展,充分考虑到与法国市民的互动性和娱乐性,交流项目采取动态展演和静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馆内主要分工艺展示展演区、文艺表演区、工艺品展销区以及中国餐饮区四大功能区。“我们还专门设置了‘我爱乒乓’的互动游戏,欢迎法国人民明年来苏州为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捧场!”
双塔之恋 源远流长
“中法两国的友谊和交往可谓源远流长,中国美食和法式大餐在国际餐饮界双雄并立,《红楼梦》和《红与黑》在世界文坛上双红争辉。而我们苏州和法国的交流和交往也深入到各个方面。”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丽新向本报记者介绍,这次中国馆的布置确实在着力展示两地渊源方面做足文章。中国馆中央布置的背景板色由象征法国国旗的红、白、蓝三色组成。两侧完全对称的“两馆、两塔、两桥、两人”,突出了中法两国“文化对话”的渊源和标识。
站在主题背景墙前,苏州市文广新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两馆”是指卢浮宫金字塔与苏州博物馆新馆造型,他们矗立在背景板左右两侧,晶莹剔透的巴黎城市地标与殿堂形式的姑苏风墙黛瓦交相辉映。巧合的是,这两座博物馆的造型设计均出自一人之手:从苏州走向世界的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两地代表性建筑“两塔、两桥”,虎丘塔和埃菲尔铁塔,石桥与公路桥,则各具韵味。两侧还各有一位文化代表人物,苏州昆曲和法国歌剧人物对视交流。
此次中国馆也充满了“中国梦”的元素,在馆内墙上布置了一组“中国梦的地方实践——江苏省苏州市”的展板,包括“经济繁荣”“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等内容,以苏州为视角,展现“中国梦”的地方实践。
相距八千多公里,相差七个时区,这没有成为苏州人民与法国人民交流的障碍。苏州市与格勒诺布尔市于1998年9月20日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苏州下辖的常熟市、吴江区也分别与布莱斯特市、布尔昆-雅里昂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以友好城市为桥梁,双方在人文、经贸等方面均不断地深化合作交流。苏州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也早在1992年挂牌“中法友好医院”,与法国互派医生来往交流。今年4月,SKEMA商学院中国(苏州)新教学中心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启用。
在经贸合作方面,仅2013年,苏州与法国进出口总额就达32.49亿美元。今年1—6月,苏州与法国进出口总额15.59亿美元。截至今年6月,苏州累计已批准法国投资项目178个,累计实际使用资本7亿多美元。
9月13日上午参观中国馆时,王燕文表示:“很高兴我们能够来到这里。作为地方,我们愿意积极参与法国政府间的、民间的、政治的、经济的,特别是能够沟通人心灵的交往。代表两个民族特点的文化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点,碰撞出更为绚烂的火花。”
(本报巴黎9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苏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