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六场在国家图书馆开讲,著名作家王蒙连连发问,紧紧扣住了观众的心。“当老人摔倒要不要扶引发全民大讨论的时候,世道人心就出了问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演讲伊始,王蒙先生直面当今社会现状,直指人心善恶,深入浅出地分析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核心价值观从何而来?来自历史、文化、生活、人民,但最重要的是人心。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价值判断的一杆秤,人心本来就有价值的基因,而价值的积淀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响。人心向善的一面,就是可以和核心价值观对接的东西”,说到激动处,王蒙扬起手中的杯盖连连举例,“传统文化中深入人心的价值认知,如亲民、济众、义理、仁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都有助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国人理想的政治文明的实现。”
讲座中,王蒙谈及大家最关心的核心价值观该如何践行的问题时,王蒙铿锵有力地说:“培育核心价值观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宣扬的精神与人民心中的好恶臧否的真实情感结合起来,能否充分开掘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能否做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从传统文化中找力量,不是复古,不是向后看,不是否定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更不是否定革命文化,相反,我们是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路径充实与丰富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发展与转变,它使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进入一个新高度。”
在与观众的互动中,王蒙强调:“道德上的缺失必须要靠核心价值观来弥补,但这个弥补不是光靠一个讲解、倡导、宣传就够了,需要我们全社会从教育、理论研究、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动起来,形成一个合力,每个人都先‘求诸己’。”
讲座结束后,国家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黄岩兴奋地说:“王老讲的主题论点很高,但论证却很亲和,接地气,举的例子都很实在,很感动。”现场观众田苗也表示:“王蒙先生今天讲的题目很有挑战性,让我恍然大悟,为什么会选择这12个词,原来这些词都不是新概念,而是从传统文化优中选优挑出来的。”(本报北京9月3日电 光明网记者 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