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0日 星期日

    在厦门找到“家”的感觉

    本报记者 马跃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0日   03 版)

        “来到厦门的第一感觉,就是厦门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连卖春卷的‘阿嫲’也会亲切地叫你‘阿妹’。”来厦门四年的谭伊玲说,正是被厦门温馨、友爱的氛围所感染,她在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工作时格外用心。去年底她还被选评为厦门市“十佳青年新市民”。

     

        从2007年拿到“最受农民工欢迎十大城市”称号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来厦务工人员已超百万人,其中农民工超过九成。尽管“月是故乡明”,但不少来厦务工人员在这里“流连忘返”。究其原因,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属感。

     

    生活温暖舒心

     

        “我是40岁‘高龄’才生了孩子,感谢来厦员工联谊会组织的活动让我认识了我先生。”拉着三岁女儿的手,杜卫琴一脸幸福地说,“就连我们的终身大事也是在市领导的见证下进行的。”从安徽农村到厦门工作的杜卫琴,在厦门是幸福连连。从2007年至今,厦门已经举办了七届“新厦门人”集体婚礼,成就了528对来厦职工的人生大事。

     

        杜卫琴现在是厦门市总工会来厦员工合唱团团长。以前,她有空就爱哼两句,没想到,在这里她还能带领一群人“南征北战”。这是厦门唯一一支以来厦职工为主体的业余合唱团队,成立至今,共参与各类比赛和演出15次,并多次获奖。因为“战果”丰硕,她被评上“十佳外来女员工”,拿到了厦门市户口,厦门已经成为她的第二故乡。为了让来厦务工人员融入厦门的生活,厦门总工会8年来共组织了室内外各种联谊活动300多场,参加人数超过52000人次。

     

        让来厦务工人员感到温暖舒心的事还有很多。来厦务工人员“平安返乡”活动开展5年来,免费提供300多辆大巴,春节期间送近1.4万名职工踏上返乡之路;“金秋助学”活动举办16年来帮助7000多名困难务工人员子女圆了大学梦。

     

    权益保障周全

     

        合法权益被侵犯,想解决又因为手续太多“耗不起”,怎么办呢?来厦务工人员会很清楚地告诉你,拨打“12351”——职工维权热线寻求帮助。前不久,北京来厦的卢先生就因为提前被一家民营企业“一句话解约”而断了收入来源。找公司要补偿却被拒绝,于是他拨通了“12351”。5个工作日后,卢先生拿到了补偿金。“刚被解约时,因为维权无门心很凉,没想到维权热线真的帮我解决了问题。”

     

        2005年设立以来,“12351”职工维权热线共受理来电来访来信76937件。厦门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室,吸纳18位专业律师作为兼职调解员。与“12351”热线类似的,还有“来厦员工心理咨询站”。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这里都会提供耐心的服务。

     

        厦门重视为厦门发展作贡献的“劳动大军”,弱化“外来”和“本地”的概念。2010年,厦门修订完善《厦门市外来员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使来厦务工人员参保15年后也能享受养老金。到目前为止,来厦务工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均突破百万。厦门还在全国率先实施建筑、矿山、石材加工等高危生产企业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让他们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工伤保险权益。

     

    未来充满希望

     

        在厦门市职工服务中心7月份下企业活动的安排表里,记者看到,为20家企业超过1600名员工安排的活动包括周末讲坛、技能培训、创新协作培训、联谊活动、招聘会等等。

     

        7月25日,周末讲坛的超级团队训练课进入厦门中健农超新农业有限公司,为员工带去体验式的培训。肖秋萍说,感觉像“天上掉馅饼”一样,没想到我们这些小公司的外来工也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一年可以免费申请两次。周末讲坛自开办以来,共举办讲座422场,累计5万余人参加,成为厦门市连续开班时间最长的主题公益讲坛。

     

        在厦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为员工创造美好未来“买单”。“上班是同事,下班是同学。”厦门TDK有限公司副经理蔡世平说,“目前我在读的厦大广告学专业里,有10%的同学是我的同事。公司为了鼓励我们深造,读本科给每个人报销8000元。如果是读专科,公司给全额补贴。”蔡世平说,在厦门安定了就不愿意“挪动”了,因为以后一定会越来越好。(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