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知春亭、石船和长廊积雪,北海公园的白塔红墙,北京少年宫花坛前系红领巾的孩子们,还有碧云寺的苍松翠柏和京郊雪中赶马车的路人……这些首都的寻常景象,都曾出现在关山月的笔下。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性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国画”改革的重要践行者之一,关山月努力将“现场写生”作为探索中国画转型的重要途径,以此表现新中国的图景。关山月于1954年、1956年两赴首都北京,创作了20余幅写生作品,以写实的笔墨描绘了北京各大公园及京郊的景致,表达了他对新中国首都崭新气象的美好憧憬。近期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的“南风北采——关山月北京写生专题展”除关山月北京写生作品22幅外,还展出北京画院所藏郭味蕖、何镜涵、陶一清等同时代画家的数幅北京题材作品。这些作品既回溯了20世纪50年代首都的人文景观,又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画家们的思考与创作,以及美术家们对首都新生活视觉形象的敏锐观察。
展览主办方之一,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介绍说,此次展览充分利用相关的文献与图片资料,将写生作品置于新中国美术史背景之中,并以美术作品与实景照片及文献对比的形式,体现关山月写生的视野、技法、理念以及时间感,力图展示当时中国画转型时期的成果。(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