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人们在悲伤之余,又一次看到了这种自然灾害的难以预知性和巨大破坏性。如何迎难而上、突显以人为本的科学救助观,需要我们在错综复杂的自然灾难面前,理性地梳理灾难救援中的繁杂关系,有序地分清轻重缓急与主次先后,以利科学有效地开展灾难救援。
“情序”与“理序”
“情序”是指地震发生后,人们出于情感原因自发组织地以情感为基础形成的救援秩序。“理序”则是指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依据震区的具体情况而做出的科学有序的救援方案,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组织的救援秩序。在雅安地震中,举国关注的目光均投向灾区,众多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涌入,造成国道318线这一进入震中的关键道路被牢牢阻塞。大型工程车、医疗救援车、军方物资车等重要的救灾物资和经过培训演练的专业救援人员与民间救援力量胶着在一起,被堵在救援的路上,国务院不得不发布命令终止非专业人员盲目进入灾区。
在地震后最初的72甚至100小时之内,一定要优先保障专业救援技术人员和装备及时进入震区实施救援,民间救助和专业救援应有所分工和时间错位。当紧急救援结束之后,逐渐过渡到重建的阶段,是民间的慈善力量和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时刻。在灾难救援的系统中,只有把握好“情序”与“理序”的尺度,才能妥善统筹兼顾好专业救援与民间志愿者救援的关系,“有力、有序、有效和有度”地实施灾后救援重建。
“偏方”与“处方”
偏方一般没有被正式的药物或医学典籍收载,其药效无从考证,有些偏方无治疗效果甚至会误人性命。处方主要是指药典、国家和地方标准收载的处方,或医师开具的药方,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在地震灾难救援中,如何处理偏方与处方的关系,关乎受灾民众的生命安危。比如,雅安地震后关于在伤口敷土豆片可以加快伤口愈合等“偏方”大肆在网上传播,但科学实验表明,生土豆片渗出的浆液中含有淀粉,而淀粉是细菌的养料,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等,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因此,在灾难救援中,我们应对所谓的“偏方”保持足够的警惕,有关专家和媒体应密切关注灾区的卫生动态,帮助民众分辨偏方和处方,提供可供医疗救援选择的正确药方。处方的选择亦需要专业医师在认真检查伤情的基础上出具标本兼治的最佳方案。甄别出那些不利于医疗救援或者有可能增加医疗救援难度的偏方,果断选用有确切临床效果的处方并予以准确运用,是灾后医疗救援不偏离方向的重要环节。
“救急”与“普及”
救急是指在灾难发生后的紧急时刻,帮助灾区民众解决突然发生的伤病或其他急难事件。普及主要指在灾难发生前后,对可能受灾或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进行紧急避险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让人们了解灾难并掌握逃生避难的方法。我们通常重视灾后对受灾人群的紧急救护,却忽略了对其进行紧急避险知识的普及。比如,目前我国有6100万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平均年龄为59.2岁,受教育程度只是小学,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以文字方式普及紧急避险常识的盲区。这就需要我们在更大的地域范围以更简易更直观的方式,如通过简单的图画与视听相配合,来普及灾难预防及紧急避险常识。
灾后医学救援是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大举措,但是灾前(以及次生灾害前)对潜在受灾地区的防患与预防是更安全更有效的减灾措施。我们需要同时做好救急与普及,灾前全面普及紧急避险常识,灾后充分予以救急,是卓有成效地进行灾难救援的基本保障。
总之,地震灾难救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通信、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关乎百姓衣食住行与生命安危,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力与公信力。如何客观地看待历次灾难救援的经验和教训,摸索出灾难救援的内在规律与外在形式,需要我们丝分缕解地处理好各种关系,推动灾难救援全面科学发展。
(作者系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主任、中华灾难医学分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