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互联的世界》一文,我想起了一位科学家,以及他在20多年前的《科学美国人》杂志上所撰写的一篇文章。
这位科学家名叫马克·魏泽尔,是美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1979年,魏泽尔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前往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任教。这段时期,恰逢计算机产业的兴起,因此在担任教职的同时,魏泽尔也在不少新创的计算机公司兼有职务。
或许本身就有理想主义情结,再加上同时涉足计算机理论和产业两大领域,魏泽尔从上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思考,未来的计算机会是什么样子?计算机产业将会怎么发展?对于这个问题的思索,促使他在马里兰大学任教8年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加入硅谷赫赫有名的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PARC),担任该中心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潜心研究面向未来的技术。
在这里,魏泽尔开始鼓捣一些“属于未来”的小东西,比如电子标签、电子白板等,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索、寻找上面那两个问题的答案。
魏泽尔的思索,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有了一些结果。他认为,文字是人类社会最古老,也是最好的信息技术。文字的传奇特性在于,它既可以存储信息,也可以传播信息。最关键的是,文字非常易于使用。当你使用时,你不会意识到在使用它。因此,这个世界到处充满文字。他突发奇想并大胆预言:未来的计算技术,也将具有文字的上述特征——为人使用,但不为人所知,且无处不在。为了描述这一前景,他还专门创造了一个当时看起来有些生僻的词语:Ubiquitous computing,也就是普适计算,意即计算无处不在。
1991年,魏泽尔把他的思想整理成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这就是著名的《21世纪的计算机》(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这篇文章开创了普适计算这个研究领域,也奠定了魏泽尔在计算机科学史上的地位——作为“普适计算之父”,他的名字,已被永远载入史册。
如果回到33年前,回到那个PC才刚刚开始普及的年代,可能绝大部分人都还无法想象,普适计算时代到底是什么样子;哪怕是10多年前,普适计算似乎仍然是一个遥远的目标。不过,当你看完本期封面故事,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似乎正在沿着魏泽尔所预言的轨迹变化:随着智能终端的大范围普及,智能手表、谷歌眼镜、智能手套、智能腕带等可穿戴设备的兴起,计算设备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且还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程度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与普适计算之间,也许只剩下一个问题的距离,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人们隐私的前提下,使这些逐渐变得无处不在,但我们可能视而不见的计算设备所产生的海量数据,能得到充分的收集与利用。在当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相信,这绝不是无解的难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则会催生出无数人间奇迹。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本期封面故事是23年前那篇开山之作的呼应与延续,也宣告着,我们进入了“前普适计算”的时代。从科幻般概念的提出,到普适计算形象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仅仅经历了23年的时间。在这一历程中,如果说科学家、科技企业是其中一个主角的话,那么《科学美国人》就是另一个主角——正是它,让魏泽尔的超凡智慧和思想为全世界所知晓,让普适计算迅速成为一个重要的、可以改变人类社会的研究领域。
让人们提前看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的世界,前瞻性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指出可能方向,很多大胆的科学预言,往往在后来变成了现实,这正是《科学美国人》的魅力所在,也是它170年经久不衰的原因——在《科学美国人》的历史上,除了普适计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机器人、个人电脑、生物技术……
我们也希望中国人能够在中国的科普杂志上大胆预言未来,并期望这些预言也同样变成现实。(《环球科学》记者 褚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