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起的社区体育活动,以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融洽和睦的地域亲情、方便快捷的练习方法以及积极有效的健身效果吸引着广大居民,成为我国城市社区亮丽的风景线。与此同时,我国社区体育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短缺、组织松散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我国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社区体育向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社区体育的内涵及发展特点
社区体育是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居民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增进社区凝聚力、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我国社区体育存在如下共同特点:一是体育参与人群老少皆宜。社区内所有成员都是社区体育的服务对象,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居民的需要,但以青年人和中年人参与人数较少,老年人和儿童人数众多,体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年龄差异。二是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中,老年人是社区体育活动的主体,社区体育所开展的体育项目也大都以适合老年人为主,运动强度小,负荷量不大。但同时,现代体育项目如现代舞、广场舞等也开始在社区体育中流行。三是体育活动场地灵活自由。不管是城市社区,还是农村社区,只要有人群的地方,都可以就近选择适宜的场地进行锻炼,如公园、广场、江河湖畔、公共场所空地和体育场馆等。
我国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政府主导职能没有满足社区体育快速增长的需求。主要表现有:街道办事处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基层政府职能,但在开展社区体育方面没有发挥很好的主导作用;诸多社区居委会虽然形式上组建了社区体育组织,但基本上形同虚设,没有配备专职社区体育管理者来负责社区体育活动;作为社区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率不高,整体素质有待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不高,年龄结构偏大,接受正规培训的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较少。
社区体育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虽然我国各类体育场馆超过100万,但这些场馆大部分不面向公众开放,有些企事业、院校的体育场馆面向公众开放,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公益性开放,有些场馆收费标准已经超出普通百姓日常锻炼所能承受范围。这使社区体育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广场项目”,缺乏竞技性和时尚性,很难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力,因此限制了社区体育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此外,尽管近年来国家将体育设施捐赠到每个社区,但是相对于我国庞大的社区体育群体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体育资金投入不能满足社区体育均衡发展的需求。社区体育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展社区体育,兴建场地、添置和维修体育器材设施,都需要经费投入,而社区往往是自筹资金。这样就决定了经济实力强的社区体育发展水平高。一、二线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的社区兴建了篮球场和乒乓球场馆等专业设施,而三、四线城市或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区中,只有“样板”社区才有篮球场、乒乓球场馆等专业设施。由于投入的不均衡,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
完善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策略
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建设,完善社区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推进社区体育发展规范化。一是在管理体制上要政社分离,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建设,使社区居委会在社区体育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居委会要设立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体育管理干部,强化社区组织服务,使组织结构和服务能力更加规范化。二是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意识、综合素质高、热爱体育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队伍,使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配备和培训规范化。三是完善社区体育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确保社区体育的规范化发展。
加强社区体育经营项目建设,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社区体育发展社会化。要不断拓展社区体育经营项目,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现有体育项目进行改造,简化运动规则,降低技术难度,使社区体育项目更加适合群众运动。要加大社区体育对象的社会化力度,使社区体育的服务对象不局限于某一类人群,而是面向整个社区,让社区所有居民都纳入社区体育的服务范畴。要构建多元化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社区从事体育活动提供科学指导,为社区人们提供体育保健咨询服务,聘请有关专家讲解科学的健身方法。
加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元化社区体育金融支持体系,推进社区体育发展现代化。要推进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扩大社区体育场所数量,合理布局体育器材。要加强多渠道多元化体育融资力度,政府要用财政资金支持社区体育发展;通过发行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市场手段来筹措资金;推动企业通过赞助、入股建设等方式参与社区体育事业,吸纳整合社会投资。加快社区体育的产业化运作,社区体育要与市场接轨,引进产业化经营体制,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推动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太极文化创意产业与河南文化发展研究”[编号:12240042006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