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雕塑家克罗德·阿巴吉与比他年轻三十二岁的中国雕塑家吴为山在芸芸众生中的相遇、相识是一种缘分。克罗德·阿巴吉最近在中国旅行时,偶然看到某位中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并对之赞叹不已,当即在素描本上速写下来。回到巴黎之后,克罗德·阿巴吉在巴黎美爵艺术基金会巧遇一位中国艺术家。克罗德·阿巴吉给那位中国艺术家看了他画的速写,并对此前中国之行未能结识那座雕塑的创作者而表示遗憾。中国艺术家向克罗德·阿巴吉介绍了自己,原来他就是速写中那座雕塑的创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
今天,两位雕塑家在此次展览上聚首。他们的造型艺术才华和表现力强度与前辈先贤相比毫不逊色,而此次展出的作品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克罗德·阿巴吉和吴为山的艺术创作虽然源自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但是在对于造型艺术的信念和投身于这门需要扎实的功底、长期不懈坚持探索工作的艺术方面,却有着共通之处。他们对于构建其艺术语言的人体造型的选择,反映出他们在表现其独特的人体形态理念的同时,依然遵循着雕塑艺术的根本传统。
他们各自对现实存在作出即时而又专业的诠释,并以对物质重量的肯定和形态的明确作为其艺术语言的标志,这都可以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两位雕塑家艺术世界的异同。克罗德·阿巴吉所构建的无人继承的人性包裹在象征性的服装“外壳”之中。他以这些飘荡的大衣和外套来创建一个褶皱和形态变化象征体系。这一象征体系将躯体隐藏在衣褶之下,而人体消失之后留存下来的“遗蜕”又重新唤起雕塑家有关人的理念和神秘之谜。吴为山同样也以人物形象作为观察思考的对象,通过肖像展现自己的雕塑铭记。其美学审视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土壤之中,而对于罗丹雕塑艺术的研究通过艺术家对塑造的运用使其美学审视得到丰富和充实。黏土的应用促使艺术家引入特殊的创作手法。吴为山的部分雕塑作品在结构组织上保留了这种特殊手法的强烈印记,以在表现主义的活力中触及生命的情感。借助压扁的泥球形成雕塑表面的颤动感,以使雕塑的姿势呈现自然主义的感觉。塑造是通过材料的消减进行的,相反,克罗德·阿巴吉最喜欢采用的材料——石膏的雕塑则是通过节奏和体积结构的组织、通过以形状在结构层面上的转换为目的的团块来实现的。吴为山力求实现与雕塑内在生命相一致的、可明确感知的和谐。他的雕塑向我们诉说着持续的变化,但并未因此放弃某种绝对性。石膏传递着昙花一现的意味,使得与空白的对话变得容易,这是合并材料的塑造手法无法实现的。吴为山所创作的中国名人全身像所追寻的是时间的体验,而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外形的相似。
两位雕塑家各自通过由精神对感官所认知的现实进行的转化成为现代雕塑的代表。造型和现实之间的平衡借助于形状的自主性得以实现。出于人文主义的考虑,他们将其艺术创作的多样性转化为明确的指令。
在克罗德·阿巴吉和吴为山看来,雕塑是一种造型结构,其严谨而直观的构建指向一种纯粹而独立的表达。他们在各自的雕塑创作中所实现的变化正是他们赖以对物质注入生命的变化。克罗德·阿巴吉和吴为山的艺术表现和艺术语言诞生于对于本质形态及其内在性的体悟,诞生于主导分析和命令的智慧与使他们远离所有陈规旧习的直觉之间的紧张。他们雕塑创作的共同价值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