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3日 星期日

    聚焦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让瑞中互利共赢落到实处

    ——访瑞士联邦议会议长汉纳斯·格尔曼

    李盛明 吕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13日   08 版)
    汉纳斯·格尔曼 赵和平画

        7月11日,瑞士联邦议会联邦院议长汉纳斯·格尔曼率团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他在会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书面专访。他表示,2014年的中瑞对话项目前景广阔,非常希望看到瑞中双方经过头脑风暴之后,收获大量新鲜有益的想法,让互利共赢落到实处。以下是本次专访的内容。

     

        记者:今年7月1日中瑞自贸协定正式生效,您觉得瑞士在生态环保等绿色产业领域与中国合作前景如何?

     

        格尔曼:我认为,瑞中自贸协定是两个经济体之间互利共赢的典范,它加强了瑞士在商业领域的国际地位。瑞士在尖端创新方面的特色突出,对中国很有吸引力。瑞中自贸协定的内涵包括但不仅限于降低关税、投资、技术转移、科研教育、创新及文化等领域,它为两国合作开启了无限的可能性。

     

        瑞中自贸协定第十二章第一次涉及环保问题,因而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中国此前的自贸协定里没有这样的先例。根据协议相关内容,两国将在环保领域通力合作。2009年时,两国签订了与贸易相关的环境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水资源、能源、交通、林业等领域,瑞中之间签订了大量政府间协议。两国关于气候变化、清洁空气立法、低碳城市的项目正在规划中。

     

        记者:瑞士有世界公园的美誉,瑞士在实现自然环境与经济发达完美结合方面有什么秘诀?

     

        格尔曼:瑞士人确实对于自己国家童话般的风景十分自豪。瑞士国土的37%用于农业生产、31%是森林覆盖。在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支持下,瑞士采取了许多环境保护的措施。我们努力提升风景胜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在保护景区特色方面狠下功夫。

     

        与其他国家相比,瑞士的特点是在保持提高生产力的同时,造成的污染很少。自1990年以来,瑞士经济活动造成的CO2排放量都没变。近年来,高资源利用率且环境友好的生态产品与服务贸易异军突起。2001年至2009年,这一领域的增长率为6.3%,这比整体经济2.8%的增长率高得多。

     

        回顾历史,20世纪70年代时,巴塞尔附近的莱茵河被化工废料严重污染,人们不能在河里游泳。而今天,在环境法律约束下,即便紧邻大型医药化学公司,人们依然能在河中畅游。我见证了这一转变,希望类似的变化也能出现在贵州,乃至整个中国。

     

        记者:瑞士在制定政策、推行环保理念时有什么经验?

     

        格尔曼:瑞士是一个基础资源(油气矿等)非常贫瘠的国家。因此,瑞士人早就意识到,森林、空气和水都非常珍贵。一直以来,瑞士的社会团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政府、商界、居民、专家等团体各方都可接受的合理方案,还要让它最终能得到切实的执行,需要经过大量的较量和博弈。社会团体帮助社会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了政府与商界之间的对话,也为政策及法规的制订提供了便利。

     

        记者:贵州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借鉴瑞士的哪些成功经验?

     

        格尔曼:今天的贵州与20世纪初的瑞士确实很相似。瑞士曾是欧洲最穷的国家。由于收入低下,缺少就业机会,大量瑞士居民外迁去外国甚至其他大陆。几十年后,我们迎来了一波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形势,这为瑞士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带来了转机。

     

        但是,我们也为这一转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世纪六七十年代,瑞士许多城市空气和水被污染。由于化工产业的污水排放,鱼都不能在河流和湖泊里存活。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形势,瑞士人花了三十年的时间用来修复生态环境。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做出这一转型时,并没有拖累瑞士的经济发展。

     

        记者:此次国际生态文明论坛的哪些议题让您感兴趣?

     

        格尔曼:我们乐见未来中小企业在清洁能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创新型中小企业作用巨大,它们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地方企业在高附加值产业上大有可为,它们可以与央企竞争,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此外,构建并推广生态旅游的问题也是我的关注之一。

     

        千言万语最终需要一个“落实”。让“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相关项目真正运营至关重要。我们会组织瑞士的专家与中国的同行们一起研究这些课题。2014年的中瑞对话项目前景广阔,我非常希望看到瑞中双方经过头脑风暴之后,收获大量新鲜有益的想法,让互利共赢落到实处。(本报记者 李盛明 吕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