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2日 星期六

    聚焦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城市如何从灰霾走向绿色?

    陈海波 吕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12日   03 版)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国,如何走出“阴霾”,让绿色成为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主色调,成为11日下午举办的“绿色城镇化”分论坛关注的焦点。“这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最大挑战之一。”住建部原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说。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石楠指出,绿色城镇化需要选择合适的城镇发展模式。那到底什么样的模式才是合适的?仇保兴以他的研究和实践作了解答。

        “城市发展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A模式以技术为本,带着‘挑战自然’这种工业文明的传统思路,高昂投资、高技术创新,难以复制推广;B模式为外部植入,被动适应,与当地建筑文化和居住习惯脱节,忽视本地化的低碳材料和传统智慧,难以持续。”仇保兴说,“C模式建设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

        他具体解释,C模式要求尊重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普通居民的利益,具有持续减碳的能力;它还考虑到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的融合,要有持续优化的可再生能源和材料循环利用系统,以及适应本地气候的绿色建筑设计。

        仇保兴提醒,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防止A、B模式的“低碳陷阱”。不迷信外部经验和高新技术,城市建设要利用本地资源和传统智慧,提高减碳和投入产出效率,这样的发展模式才是可持续的,且具有内生的自我改造提升能力。

        (本报贵阳7月11日电 本报记者 陈海波 吕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