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双拐撑起的师德魅力

    ——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白茨滩小学教师张兰萍

    宋喜群 刘晓倩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4日   04 版)
    图为张兰萍在上课。 本报记者 宋喜群摄

        穿过农田,绕过村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白茨滩小学就在一片绿油油的菜地旁。校园里大杨树下,张兰萍娇小的身子被双拐撑着,笔直,挺拔。因为小儿麻痹,她直到12岁才第一次见到黄河。

     

        与其他乡村教师一样,她28年如一日扎根在艰苦的农村教书育人。与其他乡村教师不一样,她还是一位慈善家,十几年来,共发放了一百多万元的爱心基金,救助了110户贫困家庭,送走了21位孤寡老人。

     

    暗下决心当老师

     

        说起当年走上三尺讲台的过程,张兰萍的思绪回到30年前的一个夜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张兰萍打开门,看见了一张焦急的脸:“兰萍,全村数你有文化,帮我填一份计划生育申请表吧。”来人恳求道。

     

        那一刻,张兰萍暗下决心要当老师,教村里孩子识字、写作文。

     

        张兰萍学生的作文屡屡获奖,其中不乏国家级别的奖项。曾俊翠道出了张兰萍的教学诀窍:“我们有图书角,有阅读课,有金星小作家班。”

     

        10多年前,张兰萍用自己的1000元奖金设立了图书角,取名为“启迪”图书角。“我当年就是图书角的管理员,每天放学后,都要整理、擦拭图书。”张丽珍曾是张兰萍的学生,现在是张兰萍的同事,“那时候,农村的学生知识面窄,全靠图书角丰富知识、增长见识。”

     

    “你爱他们,他们就会爱你”

     

        “要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无论他的家境是好还是坏,无论他是聪明还是笨拙。”这是张兰萍上班第一天,母亲送给她的话。几十年来,张兰萍一直遵从母亲的教诲。

     

        有一年,学校开运动会要穿白衬衣,一名学生找到张兰萍,刚叫了一声老师眼泪就流出来了。张兰萍俯下身子,擦着他的眼泪说:“是不是没有白衬衣?”孩子难过地点了点头。第二天,张兰萍把白衬衣送到学生手中,学生说:“老师,将来我挣钱了,一定给您买条花裙子。”

     

        回忆与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张兰萍脸上带着微笑:“我想每个老师遇到这种事情都会这样做。你爱他们,他们就会爱你。”

     

        “1996年,有个孩子毕业时对我说,‘老师,您没孩子,将来我养您。’现在想起,仍很温暖很感动。”张兰萍微笑着扶了扶眼镜。

     

    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世纪80年代,张兰萍一个月只有40元工资,那时她就开始资助学生。

     

        一天,张兰萍收作业时发现少了一本,便问:“谁没交作业?”一个叫张文忠的男生怯生生地站起来。“为什么没交?”张兰萍追问。“作业本写完了,没钱买新的。”张文忠回答。张兰萍将身上仅有的1块2毛钱给了他。学生接过钱,向张兰萍深深鞠了一躬。

     

        “当时真恨自己没有更多的钱,不能给学生多买几本作业本。”张兰萍说。

     

        农村的学生大多家庭不富裕,交30块钱的校服钱都很困难。有一年,张兰萍为6个学生垫付了校服钱。其中一名学生说:“老师,我家种的茄子刚开花,等卖了钱一定还给您。”

     

        学生的话触动了张兰萍:一定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002年,有慈善家资助张兰萍成立了黄河爱心基金。在张兰萍简洁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一个发黄的本子,里面清楚地记着某年某月某日为谁送去了什么物资,并配照片。张兰萍说:“钱是慈善家出的,他们不想留名字。作为义工,我们有责任把这些钱用好。”(本报记者 宋喜群 本报通讯员 刘晓倩)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