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5日 星期日

    古窑复烧 薪火相传

    ——文化遗产日景德镇主场城市活动印象

    李韵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5日   04 版)
    落马桥窑遗址出土的五爪龙纹元青花瓷片。本报记者 李韵摄

        6月14日15时38分,随着一支支火把投入点火口,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清代镇窑再次燃起熊熊的窑火。作为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景德镇主场城市活动中的重头戏,古窑复烧颇为引人注目。

        胡家旺,这位71岁的老窑工,自从13岁学徒开始,就与烧瓷窑结下不解之缘。作为镇窑的最后一位把桩师傅,他再次出现在窑中。说起镇窑,这位老窑工滔滔不绝。

        镇窑,明末清初景德镇首创,全称景德镇窑。因历史上景德镇烧窑主要燃料是松木,故又称柴窑。

        清末景德镇有一百多座镇窑,现存这座镇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这个窑有260立方米,每次能烧2万至3万件瓷器,要用大约7万至8万斤松木。每窑要烧24小时,冷却一天一夜以后才能开窑。”胡家旺身体健壮,声如洪钟。他介绍,镇窑里不同窑位温度不一样,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瓷器。曾为清朝皇族和民间烧制出多批精美陶瓷。但后来因为原料不足、环境保护等原因,这个古窑停烧了。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中国瓷都。由于其出众的瓷器烧造,赢得了北宋真宗皇帝的青睐,特将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小镇。近些年的考古调查表明,景德镇南河流域一带分布有30余处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主要是9—11世纪)的窑址,是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历史上最早期窑业最重要的中心。特别是近两年来,兰田窑、南窑和落马桥窑址的考古发掘,不仅将景德镇烧造瓷器的历史向前推进到晚唐,而且填补甚至有可能改写学界对瓷器发展史的认识。

        景德镇市中华南路落马桥一带,自古以来便是景德镇窑火繁盛之地。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对落马桥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有了重大发现。6月13日,记者探访落马桥窑址考古工地。从已揭露的地层不难看出,这个窑从南宋到民国初一直在使用。标本室里,几十箱碎瓷片使房间显得颇为狭窄。资料架上,摆放着经过整理和简单修复的器具,盆、碗、盘、盏、杯、壶、瓶、香炉……大大小小、器形各异。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江建新向记者展示了一块青花瓷片,上面清晰地画着一只龙爪。别小看这块只有半张纸币大的瓷片,“这是一只五爪龙,说明这件瓷器是御用的。”

        史料记载,元代自忽必烈起就在景德镇设立官窑浮梁磁局烧造御用瓷,但考古发掘一直未找到窑址。学界普遍认为元代没有官窑。仅此一个瓷片就能说明落马桥窑是官窑吗?为解答记者的提问,江建新又出示了一个基本完整的刻有五爪龙纹的青瓷盘。“还有带枢府字样的。”他又拿出二块瓷片。枢府瓷,毫无疑问是浮梁磁局专有的。他还介绍说,此次发现的五爪龙纹与景德镇明代御窑发现的五爪龙纹在画法上相一致。从窑业制度来看,明清也是继承元代的。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告诉记者,从此次发现的这些器物和其他信息综合推测,元代可能没有专门为皇家建造的“官窑”,而是由浮梁磁局选择民窑中工艺优秀者,定制御用瓷器。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在落马桥窑的元代地层中还同时出土大量民用瓷器了。

        悠久的制瓷历史,铸就了景德镇高超的制瓷技艺。据了解,这里制瓷共有72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是一个绝活,每个绝活都是一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便捷、精准、低耗、成品率高的现代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制瓷技艺,尤其是更为环保的气窑普遍运用,使柴窑烧制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在再铸瓷都辉煌的同时,将这些非遗传承下去?正如胡家旺师傅所说:“这些烧制技术纸上谈兵怎么传承?”

        镇窑内,火红的窑火烧得正旺。把桩、驮坯、架表……胡师傅和老伙伴们忙碌着。古窑复烧,给了这些非遗传承人再次展现传统手艺的舞台,也给了年青一代窑工实际操作的机会。薪火相传,“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绝好的注脚。

        (本报景德镇6月14日电 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