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与新疆相隔5000公里,非常遥远的距离;
60后与90后相差30岁,难以跨越的年龄鸿沟;
黑土地上的世居民族与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不同,风俗迥异;
但在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60后教师秦桂芝却成为一群90后新疆孩子们心里最喜欢、最爱戴和最尊敬的“秦妈妈”。
秦妈妈用爱心和真情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年龄的代沟、文化的差异,将心与心紧紧连在一起。在他们身上发生的许多故事,温暖而又感人……
“只要有她在,我们就什么都不怕”
作为省内唯一的普通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现有少数民族预科生928人,含有18个少数民族。2012年学校开始招收新疆预科学生,现有新疆学生148人。
维吾尔族学生哈丽达木就是这148人中的一个。报到时大她一岁的哥哥来送她,兄妹俩都是第一次出远门,普通话也说不好,一路上忐忑不安。“半路好几次都想回去,被我哥哥劝住了。”眼前这个腼腆的小姑娘笑着说。“到哈尔滨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过了学校接站的时间,心里很害怕。赶紧给秦妈打电话,她马上就过来接我们了。因为太晚了,秦妈妈就自己掏钱安排我们在旅店住下,还陪着我们一起住。”哈丽达木哽咽着说。
从2012年秦桂芝担任学校新疆预科班的辅导员开始,学生们就这样一个个被她接到学校。“第一年的学生报到时间不一样,无论早晚我都坚持去接站,有时候一天跑几趟,同事们看我实在太累了,要替我去,我都拒绝了。我想让同学们第一时间就见到自己的老师,一踏上哈尔滨的土地就有亲切感。”
走进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之前,欧晶就已经听说过秦妈了。“他们给我讲了很多秦老师的故事,说秦妈特别好,对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后来我们班很多同学刚入学报到时,就直接说‘我找秦妈’。秦妈妈确实也给了我们母亲般的爱,只要有她在,我们就什么都不怕。”
对于这一点,热依汉古丽同学体会很深。前不久她病了,秦桂芝得知后,马上请假带她去医院,还垫付了住院押金。“秦老师每天都来看我,有时候一天来两次,怕我吃不惯医院的饭菜,秦老师在自己宿舍和同学们一起给我做饭。当吃到秦妈给我做的汤面时,我抱着秦妈哭了。”
“听孩子们一声声地喊秦妈,我心里舒坦”
走进学校2号公寓344房间,屋内简洁干净,房间里摆着床和学习桌。这就是秦桂芝的宿舍,为了能尽快和学生们融合在一起,从学生入校的第一天起,秦桂芝也住进了学校。一年365天,除去寒暑假,住校时间多达200天。她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家人的多得多。
“孩子们的朴实、善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打动了我,听孩子们一声声地喊秦妈,我心里舒坦!”秦桂芝说。
秦桂芝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去年10月26日是新疆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学校支持她给孩子们举办一场联欢晚会。秦桂芝在清真食堂和厨师们一起给孩子们做各种传统小吃,同他们一道载歌载舞庆祝节日。当听到主持人宣布“请我们最亲爱的秦妈上台”时,秦桂芝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那是学生第一次叫我‘秦妈’,这表明孩子们已经开始喜欢我,信任我。”秦桂芝说。
在第二批学生离校之时,秦桂芝的心情很不平静,她只要有时间就和孩子们待在一起。“我去送他们,他们一个一个地和我拥抱告别,看到最后一个孩子上车,我再也控制不住,一边挥手一边抹眼泪。车子就要启动了,他们又跑下来和我拥抱。”提起这个话题,秦桂芝有些伤感。
“通过语言的相互学习,让各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
秦桂芝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军训休息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展示才艺,忽晚别克用家乡话唱了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我问他歌曲叫什么名字,可不可以用汉语再唱一遍,他依然用家乡话和我对话。周围的同学说,他不会说汉语。”秦桂芝了解到,像忽晚别克这样的学生班级还有不少。“语言是交流的桥梁,语言不通,他们就无法融入学校的生活,时间长了就会自我封闭,甚至产生自卑心理。”
为了让这些学生提升普通话水平,秦桂芝费了不少脑筋,每周二、周四下午邀请黑龙江籍的学生陪他们聊天,每周三、周五早班会安排两名学生用普通话演讲,内容自选。曾经一句汉语都说不好的忽晚别克,在4月份举办的班级主题团会上,竟然当上了主持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院的大家庭,秦老师鼓励学生邀请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好朋友一同参加班级活动。她的做法为学院的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目前学院在推进双语教学,一方面强化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另一方面开设民族语言选修课,通过语言的相互学习,让各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学校老师丛岩说。
“像石榴籽那样紧抱在一起。”有人这样形容秦桂芝和她的学生们。秦桂芝说,她期待这些孩子能在爱的哺育下拥有健康的心灵,更期待他们成为一粒粒“种子”,在中华大地上结出民族团结、和谐与进步的果实。(本报记者 孙明泉 本报特约记者 张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