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15日 星期日

    我们需要怎样的“父亲节”?

    韩业庭 《 光明日报 》( 2014年06月15日   02 版)
    6月14日,重庆美心洋人街景区发起“给父亲洗脚”迎接父亲节。新华社记者 陈诚摄
    6月12日,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山庄第一幼儿园邀请小朋友们给爸爸制作“不酒驾”“不吸烟”的小贴士,作为父亲节的礼物。新华社记者 郭晨摄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方的“父亲节”。近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这一天加入“感恩父亲”的行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无言而深沉的“父亲”,开始从幕后被推向前台,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关于“父亲”和“父亲节”的话题。

     

    学者:应设立中国人自己的“父亲节”

     

        “父亲节”的概念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天过“父亲节”。相对于民间对洋“父亲节”的热烈追捧,国内一些学者对此反应冷淡。

     

        “父亲是不能随便认的,不可认人作父,也不可认别国的父亲节作自己的父亲节。”中华父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认为,节日不同于双休日等一般假日,节日是活态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选择不同的节日,就是选择不同的文化,例如我们不能以别国的国庆作我国的国庆。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也反对中国人一窝蜂地过“洋节”,她说:“中国人过洋节就像进别人家的祠堂,拜别人的祖宗!”

     

        现实中,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自己的“父亲节”,而非过洋“父亲节”。李汉秋列出了不少例子:俄罗斯的“父亲节”是每年2月13日,德国的“父亲节”是每年5月31日,韩国的“双亲节”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亲节”是每年8月第二个星期日,而我国台湾地区则把每年的8月8日(八八谐音爸爸)作为“父亲节”。

     

        李汉秋认为,我国应设立自己的“父亲节”,建议把九九重阳设为中华父亲节。在他看来,九月初九重阳节本身是“中华敬老节”,可以从“中华父亲节”敬自己的父亲起推及敬老,这样才能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人。

     

    子女:无论哪一天过“父亲节”,尽孝最重要

     

        “父亲节?没过过。”在记者的再三提醒下,电话那头的章成隆才弄清楚,原来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就是很多人所说的“父亲节”。

     

        来自山东农村的章成隆,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科研机构工作。说起“父亲节”,他没多少概念,但谈起自己的父亲,他却流露出深深的感情。“父亲没多少文化,靠种地和打工,供我们三个兄弟姐妹上学,这两年他头发还没白,但腰却弯了,身体明显不如以前。”说到这里,章成隆顿了顿,似乎有些哽咽。

     

        章成隆坦言,这些年一直顾着在北京为事业打拼,对父母的孝道尽得不够,“坐高铁,从北京到老家也就两三个小时,可每年却只有过年时才回去一次”。

     

        “不管是洋‘父亲节’,还是中华父亲节,都提醒了我要为父亲多尽些孝道。”章成隆说。

     

        相对于章成隆对于“父亲节”的没有概念,甘肃女孩王露对于“父亲节”一直都很上心。从大学时代开始,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她都要给当中学老师的父亲或打电话或发短信,同时,她每年还会送父亲一些礼物,比如剃须刀、老花镜。

     

        “我每次给他送礼物,他都要把我数落一顿,嫌我乱花钱,可我知道他心里高兴着呢。”王露说,有一次送了父亲两瓶好酒,可他却一直舍不得喝,家里来亲戚时,他才拿出来,不过每人只给倒一小杯,惹得亲戚们说他“抠门”。

     

        “至于说父亲节,我觉得在哪天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女怎么做。”王露说:“作为子女,为父母尽孝,应该是一种日常行为,而不应仅仅在过节时才表示一下。”

     

    父亲:思考如何做个好父亲

     

        谈起父亲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首先想到了鲁迅的那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年近八旬的曾庆瑞,既是一位知名学者,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几个子女都学有所成,社会上最熟知的是他的小女儿、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子墨。

     

        “关于如何过父亲节,社会上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孝亲敬老,但作为父亲尤其是年轻的父亲,除了要考虑当个好儿子,更应想想如何做个好父亲,因为父亲今天如何对待子女,子女明天就会如何对待父亲。”曾庆瑞说。

     

        作为父亲的曾庆瑞,在子女教育上,“向来放得很开,很少管孩子”。但他们夫妇却一直用行动为孩子们作表率,“一有时间就看书、写文章,打麻将、喝酒这些活动,从来没有”,正是这种以身作则的做法,让曾庆瑞的几个子女都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学习上的事情,从来不用管”。

     

        目前,社会上很多人为送什么父亲节礼物而苦恼。“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里,老人的物质生活现在基本不成问题,‘精神赡养’反而更加重要。儿女们要多和老年父母做精神上的交流沟通和安抚慰藉。”曾庆瑞说。

     

        那您最希望得到儿女们什么样的父亲节礼物?

     

        “别的都不需要,只希望孩子们能够常回家看看。”曾庆瑞说。(本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