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大转型时代:吴敬琏谈全面深化改革》
这本书的内容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深入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难点与进程,是吴敬琏对经济改革的重要论述著作。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再次为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吴敬琏作为最早参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学者,近年来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呼吁“重启改革议程”,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这本书是他近年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经济等重大问题的相关文集,共分五辑,分别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呼吁重启改革”“如何重启改革”“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与情怀”,共收入文章50篇。
全书内容系统明晰,深入探讨深化改革的各个议题,综述重启改革的历史意义及重大影响,同时为转型时代的改革步骤提供理论参考。这些文章不仅记录了作者对于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与建言,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
《关键时刻:中国改革何处去》
围绕“改革”这个主题,这本书收录了作者在近期所写的一系列政策报告和演讲稿。
全书主要回答了“为什么要改革?”、“应当进行怎样的改革?”和“改革如何才能进行下去?”等一系列问题,对社会热点话题如反腐败、城市化和体制改革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文章写作时间的跨度从党的十八大之前开始,延伸到举世瞩目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可看作是作者本人近年来关于中国改革的理论体系的延续和完善。
书中指出,社会成员一方面抱怨官员的腐败,但对一些人来说,一旦自己获得了权力,也同样会腐败;对他们来说,抱怨官员腐败,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腐败的机会。因此,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城市体制改革,在地方官员的权力冲动主导下的城市化也很快会导致城市的再一次官僚化,城市变成官僚的城市,而不是市民的城市。
同时,作者还认为,公共知识分子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征。不过,目前的很多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并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具体的政策做出理性的分析,他们往往根据已有的教科书式的概念而不是中国的实际需要,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批评。
《甲午殇思》
长期以来,甲午战争一直是中国学界、军界和社会大众研究讨论的重要课题。在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报社联合策划“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专栏,邀请刘亚洲、金一南等28位将校级军事名家分别从学术、制度建设、战略战术、文化等多种角度,反思甲午战争的教训与启示。
这组文章,旨在集纳军事名家从不同侧面研究甲午战争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供各界了解、参考和探讨。这些论述对人们重温历史,以及当代国家建设与国防军队建设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该书将在报纸刊发的27篇5000字删节版文章恢复成万字的完整版,新增3篇,并进行了严格的审定与修正,辅之以珍贵图片。全书展现了当年甲午战争的历史细节,展示并分析比较了战争双方的国家制度、军队建设、战略战术、人物风貌、在外人眼中的形象等宏观、微观诸多方面,有助于读者详细了解整场战争的背景,客观思考战争胜负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及眼下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
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尤其是西方经济大衰退以来,“资本主义的现状与未来”成为全球公众与学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与此相关的讨论与出版物层出不穷,但多数讨论只局限于危机的短期原因和后果。
与众不同的是,该书没有纠缠于微观的具体人物或事件,而是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切入问题,考察宏大的历史结构性因素和趋势,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系统性的矛盾和弊病来推演未来,并发出质疑:资本主义还有未来吗?
该书的五位合著者都是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界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学者,有几位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学术界泰斗级人物。尽管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但始终保持着相互对话,打造出一个相对连贯的整体思路,一致认为——资本主义体系将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面临重大挑战。
有评论认为,这本书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能给出什么答案,而是因为,它向读者展现了所有最重要的问题。
《数据之巅》
作者之前所写的《大数据》一书,曾开中国大数据研究之先河。这本《数据之巅》,内容更加丰富,观点更加鲜明,堪称作者集大成之作。
数据,自古就有,人口普查、农业统计、军事战争……处处皆有其作用。作者认为,数据虽小,却有助于治国安邦。美国之所以繁荣鼎盛,数据文化根基牢不可破概是主因之一。在信息爆炸、互联互通的智慧城市时代,大数据,更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在政府施政、企业掘金等方面凸显价值。大众要公平与正义,大数据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
在这本书中,从小数据时代到大数据的崛起,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观、文化观、大数据观,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数据科学、智慧文化的全景图。全书从美国建国之基讲起,通过阐述初数时代、内战时代、镀金时代、进步时代、抽样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特征,系统梳理了美国数据文化的形成,阐述了其数据治国之道,论述了中国数据文化的薄弱之处,展望了未来数据世界的远景。
“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推崇知识和理性,用数据创新”,作者不仅意在传承黄仁宇“数目字”管理的薪火,还试图把数据这个科技符号在中国转变为文化符号,形成一种文化话语体系。
大数据,正在撬动中国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大地上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大学普遍开设了一门“自然文学”课程,自然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开始被承认和接受。其经典作品包括:梭罗的《瓦尔登湖》、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等。
自然文学作品有一个形式上的特点:以第一人称,用散文、书信、日记等形式描述对自然的真实体验。作者往往用优美细腻的文笔,以亲身的观察和经历,描述大自然的丰富旖旎、波澜壮阔。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偕夫人程虹教授访问非洲,程虹教授的专业领域“自然文学和生态批评”成为热门话题。
有研究者提出,虽然自然文学在国内还比较小众,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它已是一个主流。而且一个国家越现代化,自然文学在这个国家就会变得越重要,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靠现代化来解决的,而是需要人们重新去理解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并且就此达成共识。
这本书即是国内自然文学的精品,是散文作家苇岸关于自然主题的全部作品结集,包括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放蜂人》等。
全书文字优美,思想深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与万物的浩瀚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文章以优美的汉语描画出最壮丽的万物,并由此提出,人类以大地为居所,应当对此怀有谦卑的感激之情,而不要成为一个妄为的物种。
《烟云过眼》
张伯驹先生,一代鉴藏大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在收藏鉴赏、书画、诗词、京剧艺术研究等领域都有很高造诣。著有《丛碧词》《丛碧书画录》《红毹纪梦诗注》《京剧音韵》等书。他捐赠给故宫的陆机《平复帖》、展子虔《游春图》等书画,f均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烟云过眼》一书,为张伯驹关于古代书画收藏鉴赏的精华之作。张伯驹作为收藏大家和古代书画鉴定大家,一生收藏过大批国宝级的名迹巨制,他凭借自己这一得天独厚的经历以及渊博的文物学养,写就这些文章,详论古代书画的流派风格演变、收传次序和真赝辨识。
全书辑张伯驹书两种:《春游琐谈》、《丛碧书画录》,用纤丽的文字讲述了他的收藏经历,对古代书画的品鉴以及保护亦娓娓道来,可谓是一部关于古代书画艺术鉴赏的权威之作。
书中所配62幅精美大图,多来自故宫等权威博物馆,直观再现了张伯驹的古代书画收藏世界,是目前张伯驹个人文集出版中唯一配图之作。
《马尔克斯评传》
不久前刚刚离世的马尔克斯,被评论界誉为全球数十年来最具魅力和商业价值的顶尖作家。他给西班牙语带来生机,是拉丁美洲的骄傲,是飞逝的哥伦比亚雄鹰。
该书用独特笔触刻画了这位诺贝尔奖作家,从新角度透视了他对“创作性错误记忆”和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分析了马尔克斯写作手法的五个关键因素——魔幻现实主义、时间的压缩与断裂、恰到好处的冷笑话、黑色幽默以及政治讽喻,揭示了马尔克斯作品的超凡魅力所在。
作者从马尔克斯丰富的创作生涯中提炼了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以解读马尔克斯的文学创作为主线,刻画了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探索了他日常生活与作家生活之间的区分,及其作品中家族史与民族史之间的关系。
该书作者是伦敦大学教授有着文学研究与评论的良好素养,对拉美文学和文化有整体的研究和了解,并且和马尔克斯有过深入交往。作者在有限的篇幅里,巧妙运用马尔克斯创作生涯里最不可忽视的素材,以类似马尔克斯风格的冷幽默,将整部评传写得趣味盎然、毫无废话和陈词滥调。
《蟠虺》
《蟠虺》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最新推出的长篇小说。
小说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学术腐败”进行了尖锐审视,对中国知识分子在“士大夫”情结下丧失独立人格进行了无情揭露,对当代社会道德沦丧,一味追逐金钱与名利进行了文化意义上的深入反思。
小说叙述了一个曲折神秘的故事。青铜器学界泰斗曾本之突然收到了20年前跳楼自尽的同事郝嘉写来的一封神秘的甲骨文信,勾起了楚学院两段至今没有答案的无头公案——20年前的楚学院副院长郝嘉为什么突然跳楼自尽?10年后前途无量的青年教授郝文章又为什么莫名地被捕入狱?真相以细节的方式在时间的磨洗中慢慢浮出水面,直指一件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重器——曾侯乙尊盘。从这件青铜大器出土之日起,人性中所有的欲望都被激发到极点,原本庄严宏弘的远古礼器成为欲望逐猎的对象,引来无数为名为利的野心者。
隐含在这些文字之后的声音是,真可做假,白可变黑,无可生有,而要擦拭尽这美丽文物上沾染的肮脏血污,要付出的岂止是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更需脊梁坚挺腰撑傲骨之人。坚守灵魂,坚守清白,坚守良心,更需要整个民族的灵魂自省和自净。
《五个好习惯》丛书
父母们都明白,教育孩子需要用好方法。那什么是好方法呢?在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看来,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儿童教育方法,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认为,儿童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说得更具体、更实用一些,就是通过培养仁爱助人、主动学习、认真负责、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五个良好习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人格指标的实现。
这套“五个好习惯”丛书,就是孙云晓和他的团队给予读者极为重要的建议。丛书共五种,分别是《培养仁爱好习惯》《培养学习好习惯》《培养负责好习惯》《培养自理好习惯》《培养尊重好习惯》。
孙云晓,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40余年,被誉为“中国儿童习惯培养与教育第一人”,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