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摸索”或探索的性质,都是一个由“已知”进入到“未知”的过程。在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增强“摸索”的意识,认清“摸索”的特点,把握“摸索”的规律,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提高“摸索”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在实践中进行“摸索”的过程
大凡社会变革时期,其实践的“摸索”性就会更加突出、更加鲜明。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家重建、社会变革的重任。列宁在谈到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特点时,就反复论证其具有“摸索”的性质。他说,社会主义建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像过去那样“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产生和开辟的。因此,他大力强调:“‘事在人为’,工人和农民应当把这个真理牢牢记住。他们应当懂得,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说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这句话,显得尤其正确了。”而实践就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又要有严谨审慎的作风,要遵循“七次量衣一次裁”原则,在我们所不熟悉的道路上“摸索”着前进。在这里,正如列宁所强调的:“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一寸一寸地前进,否则像我们这样一支‘军队’,在这条困难的道路上,在这样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现在是无法前进的。”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列宁最先提出了这种独具特色的“摸论”。
邓小平和陈云则用中国式的语言表达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过程的摸索性。1980年12月16日,陈云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开幕会上说:“改革固然要靠一定的理论研究、经济统计和经济预测,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试点着手,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随后,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表示完全赞同陈云的意见,指出陈云讲话应该成为“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邓小平所提出的“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等话语,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实际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正是在没有先例可援的情况下,凭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积极探索精神,“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终于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之路。
“摸索”的实质就是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种形象生动的表达,富有中国智慧和中国特色。所谓“摸”,就是摸规律、摸本质、摸方法,通过反复摸索,找到前行的道路,从而抵达胜利的彼岸。“石头”是指前进道路上的标杆,找到了标杆,才能识别哪是正确的路线,哪是错误的路线。“过河”是目的,即通过人们的实践探索活动,实现其主观愿望,从而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来看,“摸着石头过河”不仅是人类认识和实践过程的复杂性、摸索性和曲折性的反映,而且是人们正确地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法、手段和途径的表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折射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就是一个摸索、前进、再摸索、再前进的过程,这一过程连续不断、永无止境,无所谓社会阶段性的区别。
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这种勇于和善于摸索的方法论原则,在摸索中不断深化对改革和建设规律的认识。规律是隐藏于繁芜丛杂的现象背后的,只有通过实践的摸索,才有可能将其把握住。随着改革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其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其自觉性日益增强,但是,不管进到哪个阶段和区域,人们对其的认识永远不会完结,人们在历史的“必然王国”面前始终是一个小学生。因此,那种认为“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改革初期有用、而在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则失效的观点,是违背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的。
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增强“摸索”的主观能动性
“摸着石头过河”,绝不是不动脑筋,瞎摸一气,而是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便少走弯路,增强自觉。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过“大江”、涉“大河”,需要作科学的认证和统一的规划,靠经验性的“摸着石头过河”是不行的。诚然,改革必须有自觉的理论指导和通盘的周密筹划,特别是在改革进入到一定阶段而问题又较为充分地暴露出来之后,“顶层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但这与“摸着石头过河”并不矛盾。“摸索”并不否定思想理论和“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恰恰相反,它迫切需要它们的引领和指导。过一条大河时,哪里有石头,哪里没有石头,哪里能过,哪里不能过,都必须在下水前事先谋划。即使在摸索过程中,也要边摸索、边总结、边实践、边思考,知行合一,行不离知,并且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提高摸索的自觉性、自主性和自由性,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开辟通途。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