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上旬,南京军区某通信团中士刘杨璐率队凭借全员满分的优异成绩,在全军话务专业比武中再次夺魁,创造全军专业比武“六连冠”的傲人纪录。当兵8年来,刘杨璐将青春与梦想放飞在三尺机台,书写了一个个爱军精武传奇,被南京军区表彰为“何祥美式爱军精武标兵”。
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
从小听着红色故事长大的刘杨璐,出生在河南新郑革命老区的一个山村。2006年底,刘杨璐承载着儿时的梦想,来到南京军区某通信团成为一名光荣的通信兵。
入伍后第一次摸底测试,刘杨璐竟把显示器开关按钮当成开机键,折腾半天还是开不了机,以零分垫底。刘杨璐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一咬牙跟训练较上了劲: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手臂痛得连换洗的衣服都搓不动;背记代码容易困倦,就用针扎大腿提神。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杨璐提前一个月通过考核,成为第一名新兵值机员。
一号台是话务女兵梦寐以求的岗位,又因近乎苛刻的业务要求,令许多女兵望而却步,但刘杨璐主动申请到一号台工作。经过500多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刘杨璐啃透30多万字的资料,熟记4000个电话号码,练就过硬的话务“四功”:脑功活、耳功清、口功熟、手工巧。凭借精湛的技能,刘杨璐很快胜任一号台值勤岗位,每年处理话务数万件,接通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
啃下“听音识人”这块“硬骨头”
当兵第3年,刘杨璐担任比武集训队队长,她大胆创新组训模式,总结出“学、练、比”结合的训练模式,每天坚持和队员们一起训练13个小时以上,每个知识要点都耐心细致讲,每个动作要领都手把手教,每个环节都及时跟进指导,3个月时间里,刘杨璐没有休息过一天,整整瘦了10斤。最终刘杨璐率队取得第一个团体冠军。
刘杨璐总是追求卓越,力求练就“必杀技”。2010年,刘杨璐率队参加通信专业比武。在备战的80多个日日夜夜里,她带着战友铆足劲苦练,在小臂上绑着沙袋负重练打字,手上磨出血泡筷子都拿不动。为了啃下“听音识人”这块“硬骨头”,她梳理出全国70多种方言“数据库”。最终,她和战友凭借全员满分的优异成绩摘得金牌。
对于刘杨璐来说,“魔鬼训练”与科学组训并行不悖。她研制的“GPS”精确定位法,有效破解鼠咬、雷击光纤故障点难题,大大提升了线路可通率;摸索总结出“分组对抗”“节奏训练”“饱和训练法”等20多种战法训法,使岗前组训周期缩短一半,有效提升了训练效益。
机台就是战场,银线就是钢枪
有人觉得话务兵,只不过是接接电话这么简单,但在刘杨璐眼里,机台就是战场,银线就是钢枪。
2012年底,一次联合作战演练即将开始,通信系统突发故障,情况万分紧急。刘杨璐凭着丰富的经验,迅速判定是程控站和话务机房之间出了问题,她背起工具箱立即进行抢修,两个机房相隔数百米,中间又有数处陡坡,刘杨璐在15分钟内跑了10多个来回,完成数百条线路检测搭配,成功联通线路。在这次长达50多天的全封闭式保障中,刘杨璐连续完成500多次的密语通话,无一差错,团党委给她记了三等功。
话务兵有一句话:养兵千日千日用,用兵千里千里通。一年365天,话务兵从来没有停歇的时候。“越是万家团圆的时刻,我们越要枕戈待旦。”刘杨璐每年春节都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默默坚守在机房值勤,用实际行动诠释军人的赤胆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