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楼堂馆所的豪华”……奢靡浪费已成顽症痼疾,不得不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点,激浊扬清。
从“规定”到“禁令”,再到“条例”
硬约束,让歪风“无处遁形”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八项规定”的出台,刹住了迎来送往、收受礼品、“公款饭局热”。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春节前北京、上海、天津都出现了饭店退订潮,以机关单位名义预订的年夜饭明显减少。
2013年9月3日,中央再次下发通知,重申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禁令”发布后三天,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曝光台”栏目,集中发布了安徽、青海、云南、贵州、广西、河北查处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35起典型案例。
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是人民的期待,也是中央的决心。
2013年11月25日,12章、65条、9000余言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出台,用规约构筑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党内法规“堤坝”,给奢侈浪费者划定了制度“红线”。《条例》发布后,网友感言,“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超出预期”。
水利部减少机关水、电、油等能源资源消耗;财政部2013年压缩公务接待费12.88万元;审计署会议会场不摆花草;国资委要求全国性会议代表人数不超300人,时间不超2天……党政机关率先垂范,清风劲吹,受到公众普遍赞誉。
餐饮业、礼品业、酒业逐渐摆脱畸形发展模式;“光盘”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奢侈品、天价礼品销量下降;过度包装得到遏制……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规定到禁令,再到条例,一系列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扎紧了制度‘篱笆’,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评价,如今,干部离特权远了,离群众近了;机关里花架子少了,干实事多了;奢侈浪费少了,勤俭节约多了。党风政风民风,为之一变。
从“三公”到会议,再到预算报销
源头治理,关紧制度“阀门”
管住“吃”——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高档酒水;管好“住”——不得超标准安排住房;管控“行”——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管制“游”——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无关的参观。
去年以来,从“三公”到会议,再到预算报销,财政部牵头制定了《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从源头上抑制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超标支出、违规列支等问题。
2014年4月18日公开的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显示,2014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为71.51亿元,比去年年初预算减少8.18亿元,下降10.3%。对此,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实际支出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各部门落实“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主动压缩了支出。
“公款浪费之所以成为顽疾,表面原因在于‘公款’,本质在于埋单的钱不受约束。”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指出,如果各部门的接待、会议等经费使用都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就等于从源头上拧紧了党政机关花钱的“阀门”。
据悉,按照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要求,财政部将会同中央部门,继续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确保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总规模比上年只减不增。
龚维斌认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正稳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形成了倒逼机制,遏制和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本报记者 杨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