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9日 星期一

    网言

    该走出“打娃非家暴”的认识误区了

    段思平 《 光明日报 》( 2014年05月19日   03 版)

        近日,广州市妇联发布了《广州市反家庭暴力情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近四年来,广州家暴案例占信访总量的比例逐年减少,但社会公众对家暴的危害性认识仍有不足。超过四成被访者认为偶尔发生的暴力不属于家暴,超六成人认为打孩子不是家暴。

        超六成人仍在“打娃非家暴”的认识误区里打转,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遗憾的调查结果,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无奈现实——在许多人心中,教育暴力理念仍然根深蒂固。长期以来,“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教育理念深入中国教育的骨髓,与此同时,尊重孩子个人权利的社会氛围又没有普遍形成,于是教育暴力大行其道,还有众多家长拍手叫好。

        暴力教育的信奉者,一般遵循两个逻辑:第一,孩子是自己的私产,自己享有处置权;第二,只要为孩子好,体罚是可以采取的教育方式。很难说这些家长不爱孩子,但他们在对孩子物质生活过分关注的同时,忽略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和情感需要。他们错位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偏差的表达方式,其动辄以打骂将主观意志强加给孩子,也亲手在孩子的心中刻下伤痕。

        体罚,实际上是家长教育手段匮乏和对自己教育能力不自信的体现,更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违法行为。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在全社会营造对家暴“零容忍”的态度,形成尊重孩子权利的社会共识;同时,还要立足于让《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落地,让家暴者得到应有处罚,切实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只有消除部分人“打娃非家暴”的认识误区,才能让孩子们远离家暴,快乐、健康地成长。

        (原载中国网,作者:段思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