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6日 星期五

    文史遗痕

    查干湖畔“捺钵”地

    作者:李旭光 (吉林松原) 《光明日报》( 2014年05月16日 16版)

        2009年媒体曾公布一个重大发现:在松原查干湖西岸的草原上,考古专家终于找到了尘封千年的辽代帝王四时迁徙的营地——春捺钵遗址。共4处,每个捺钵地都布满了几百个用来搭建穹庐和毡帐的土墩台。土墩台直径八九米到五六十米,台上多散落着黑色的陶片,还可以找到一些铜钱和火烧土。

        “捺钵”为契丹语,是契丹中央政府四季迁徙驻跸地,也是时间、地点、内容和扈从人员相对固定的、辽代独有的行政方式和国家制度。辽代虽然也像中原一样设置了京畿,而实际上,真正的政治中心不在京畿,而在游牧式的捺钵地,在那些由毡帐群落而结构的游走的帝宫和皇城中。从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春季的捺钵地主要在长春州的鱼儿泺钩鱼猎雁,进行邦交活动(长春州即今松原境内的前郭塔虎城,鱼儿泺即今查干湖);夏捺钵赴永安山、炭山纳凉;秋捺钵在庆州伏虎林呼鹿射虎;冬捺钵在永州广平淀坐冬议政讲武。四时迁徙中完成对国家的治理。

        在萧太后、韩德让、辽圣宗共执权柄时,辽与北宋王朝实现了“澶渊之盟”,遂转而经略西夏、高句丽、女真、室韦,迅速实现了北方的统一。1022—1114年,从辽圣宗开始,兴宗、道宗、天祚前后四帝,近百年中每年春季的春水之幸,都率文武百官、王公贵族、皇室眷属,一万多人的队伍,驻跸在诸水合集的查干湖畔,在春捺钵地完成与北宋、西夏、高句丽及属国部族的邦交、会盟,处理军政邦国要务,在松嫩合流一带冰底钩牛鱼,冰泮时在查干湖四周猎天鹅大雁,举行“头鱼宴”“头鹅宴”等祭祖告天、酬谢邻邦、犒慰部曲的北方盛礼,实现对女真、室韦的镇抚。在查干湖捺钵地百年盘桓中,还发生了册封梁王为太子,道宗和太后驾崩,天祚帝柩前即位,册封王公,任命宰相等政要,发行货币和贷款等重要事件,留下很多历史佳话。

        公元1112年阴历二月,辽天祚皇帝到松嫩汇流处钩牛鱼,界外生女真千里之内前来觐见,在今前郭塔虎城的长春州举行头鱼宴。酒半酣时,天祚帝命各酋长依次起舞祝酒兴,阿骨打推说不会,谕之再三也未从命,险些被杀。当时,辽猎取天鹅主要靠一种名为“海东青”的猛禽,取自女真地。所派“银牌天使”到了女真地后,百般需索,稍有怠慢,就要受到杖责以致诛杀。每晚还要挑选未出嫁的闺女“荐枕”,开始时只选中下等人家,后来专挑漂亮的女人陪睡,不顾及是否已经出嫁还是高贵门第。在宁江州(今松原宁江区)的榷场贸易时,辽的官吏和土豪恶霸对女真人肆意压榨盘剥,称为“打女真”。辽人的种种恶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1114年阴历九月,备受辽人欺侮的女真领袖阿骨打,在看透辽荒淫腐败虚弱本质,探得辽在宁江州只有驻军800人的虚实后,毅然在今扶余得胜镇拉林河畔的一处高阜——“得胜陀”举义,率区区2500之众兴兵伐辽。经过摧枯拉朽的宁江州、出河店、达鲁古(塔虎城)、护步达岗(今松原哈达山一线)4役,彻底摧毁了辽军精锐主力,迫使率军亲征的辽末代皇帝天祚帝转为退守、逃亡、藏匿,拱手退出历史舞台。1115年正月,在进军达鲁古城的前夜,金太祖即位,大金国成立。作为“龙兴”之地的扶余拉林河得胜陀,金的后人在原地立有“大金得胜陀颂碑”以志纪念,现已成为国务院重点保护的文物。

        辽金时期,松原作为捺钵地,见证了北方各民族走向统一的过程、捺钵制度的魅力所在和期间的风云事迹,见证了辽走向衰落和大金王朝的崛起,为这些中华精英提供了壮阔的历史舞台。而今,又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屐履、目光和思考。

        (作者为吉林省松原市原作协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