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江西井冈山市茨坪镇大井村。村中央一栋白色的大屋后,紧挨着半面残墙,高大的南方红豆杉和椤木石楠静静伫立。85年前战火洗礼的痕迹深藏在粗壮枝干的纹理深处。屋里,一群人坐在天井旁的长条板凳上,在教师罗庆宏的动情讲述中,重新走进那段艰难曲折的岁月。
“这里曾是王佐的大本营,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在这里居住过。但今天我想特别谈一个人,他是改造王佐部队的亲历者——何长工。何长工的一生,正如毛泽东给他取的名字那样,为党、为人民做了一辈子‘长工’……”
这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第6期省部级干部培训班的一次课堂。从5月5日开始,全国各地的56名省部级干部来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为期10天的党性教育学习。
“重回历史的大熔炉,再淬一淬火,才能更好地锻炼党的干部。”从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到茨坪革命旧址群,从大井朱毛旧居到小井红军医院,从黄洋界哨口到茅坪八角楼,从瑞金叶坪的“一苏大”旧址到沙洲坝的“红井”……一次次重回历史的现场,令身为学员的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感慨万千:“将课堂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置身其中感受革命斗争的场景,触摸历史的脉搏,这样的学习看得见、摸得着,更能入脑入心。”
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4.8万名战士长眠在青山之中。“没有理想信念的支撑,如何能在革命处于低潮时坚定地作出生与死的抉择?”陈连增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部分干部难跨“最后一公里”的坎,就是精神上“缺了钙”。所以,党性教育“及时、重要、必要”。
在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看来,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的当口,在全党上下加强作风建设、狠刹“四风”的关键时候,进行这样一次党性教育的干部培训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更好地加深对党的传统和早期历史的了解,加深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实现中国梦。”孙伟说,“积小胜为大胜,中国梦并不遥远。中国梦就是理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千里来寻故地。”从黄洋界哨口望过去,一条小路曲折通向远方。5月8日,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师杨少华和学员们一起回顾历史视野中的黄洋界保卫战,眺望那条通往“全中国”的小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井冈山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敢闯新路,勇于胜利。”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说,“短短几天的学习,是一次对党的深厚感情的升华,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党性的新的锤炼。”
“到历史的发生地,走进历史,融入历史,再走出历史,观照现实。党的历史是一座富矿,关键是怎么挖掘,让它焕发时代的价值。”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梅黎明说,学院一直探索和实践的是,如何利用井冈山这一无法复制的宝贵资源,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发展办学特色。“党的历史是营养剂,突出党性教育就是保持党的生命力。”在梅黎明看来,改革进入攻坚期,尤为需要焕发对理想信念的纯粹追求,激发党员干部的激情和潜能。
《映山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井冈夜色中,一首首歌曲在教室中回响,或悠扬,或雄壮,穿插着歌曲背后一个个故事和人物的讲述。唱到动情处,往事历历上心头。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师们埋头史料的搜集研究,从大量的报刊文献、口述史实中丰富历史的脉络,努力将历史、理论、情感、现实打通,串联起一堂堂生动鲜活的课程。学员们则浸润其中,以史为镜,反复对照,认真梳理。
辽宁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赵国红说:“和平时期,思想上的弦最容易松懈。党最初的艰苦,容易淡漠;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容易忘却。特别是现在年轻干部越来越多的今天,加强党史教育至关重要。”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田成江说,临近退休年龄,不少干部想“混”过去。来这里看看,党最初的路是如何一步步跋涉而来,没有理由不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站好最后一班岗。
“对党的这段早期历史,学员们都不陌生,但带着问题、来到现场重新细读,每个人都有更深切的体会。”孙伟告诉记者,井冈之行“复习”党史,让他再一次思考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这几天他正在翻看《毛泽东中央革命根据地斗争时期调查文集》。“比如《寻乌调查》,问题的设计非常细致、周全。只有到群众中去,琢磨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所为、有所成。”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成立以来,这样的“回炉淬火”从未间断。学院精心设计课程,打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优良作风”集中培训的“井冈模式”。从创办之日到今年4月底,共举办各类班次1084期,对54497名干部进行了培训,198名省部级干部在这里温故党史。“历史是过去时、完成时,历史也是现在时、将来时。不忘历史,才能不断创造历史。”梅黎明说,“每一个普通党员走进这段历史,都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正能量。”
(本报井冈山5月10日电 本报记者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