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4月28日电(记者唐湘岳 通讯员刘军)本报28日头版头条刊发消息《民间发明人步履维艰引人深思》,第5版整版刊发通讯《谁来帮民间发明人一把》,引起社会热议。
新华网、中新网、凤凰网、搜狐网、中国日报网、半月谈网等20多家媒体转载,网友纷纷跟帖评论。
网友“漫画杂谈”说:“民间发明家需要的是一个适宜的支点。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创造出社会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网友“荷花处处在”说:“龙彪36年痴迷发明,却妻离子散,民间发明家处境艰难,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还是一个社会的悲剧?这值得我们思考。”网友“天涯人”说:“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建立一套保护和扶植民间发明人的有效机制,激发和挖掘更大的民间创新潜力,让众多的‘龙彪’实现梦想。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理应全力支持他们。”
华声在线网友“王怀贵”说:“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专利产品适应市场需要,让市场去选择才有活力。但在发明产品量产初期,如果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政府应该予以扶持。再就是专利产品的信息传播也很重要,现在信息不对称,你这里有专利不能转化,还有的企业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产品生产,这项工作政府要主导,发挥科协等部门的作用。”光明网网友“李长年”说:“发明成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一要靠政府举办‘相亲会’,为专利产品找到‘婆家’。二要出台专利产品研制奖励优惠政策,减少赋税鼓励企业开发专利建设市场。尽快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网友“王绪波”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主管部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实实在在为发明人解决实际困难。否则等到人家成功后,把功劳揽入自己怀中,不觉得脸红耳热吗?”
华声在线网友“小蛮”说:“民间发明人龙彪的这种遭遇,俺爹也遇到了,他倒是有专利证书,但没有资金,还因为研究发明欠了一屁股债,好不容易可以量产了,又不许你入网(俺爹研究的是电力产品),举步维艰,难以生存下去。俺们都劝俺爹放手吧,虽然自己研究的是好东西,但国家不支持,企业不支持,自己的力量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只是老爷子心疼东西,总也舍不得放手啊。所以,小蛮最能体会这些发明人的心境了,那心是哇凉哇凉的啊!”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万绍尤说:“读罢今天的光明日报《民间发明人步履维艰引人深思》,感慨万千,发人深省。耒阳市龙彪的遭遇,绝对不是个别现象,他们的现状折射出我国科研体制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反映出社会对民间发明人存在的一些偏见,民间发明人的聪明才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万绍尤说,我联想到去年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连续3次报道的科技怪才郭龙云及其发明专利的遭遇。我和周兴铭院士、朱英浩院士曾多次推荐郭龙云,并先后于1998年12月与2004年6月两次主持该系列产品鉴定会,一致认定“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专利解决了断路器(开关)未合闸时负载端短路、漏电等故障隐患的预检问题,有效避免了电气火灾与人身触电伤亡事故。这是一个攻克了高压与低压、高频与低频、交流与直流对接的国际电学难题而诞生的产品,适用于一切用电单位,乃至千家万户,尤其适用于重点防火单位,如宾馆、商场、加油站、娱乐城、文物单位等,拥有巨大的市场。郭工专利至今未能产业化,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有关部门视而不见,个别人支持项目着眼于自身利益。有些投资者急功近利,存在投机心理,利用郭工专利立项圈地捞钱,侵害技术方权益,使合作夭折。二是郭工为人执着正直,不懂潜规则,有些领导愿意为项目批钱但要回扣,遭到郭工断然拒绝,因此失去多次机会。同时,郭工也不善于市场化运作。如今郭工已七十岁,我不希望他“八十遇文王”。从他1994年4月获授权第一个专利到2014年1月获授权发明专利《动测静测零切防火智能断路器》(ZL 2010 1 0275798.2)已有20年,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所幸郭工矢志科研,愈挫愈勇,不断提升技术,先后获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保持了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先后在湖南大学医院、湖南公信大厦、维多利亚娱乐城等单位运行,效果良好。现在智能电器市场已完全成熟,应大力推广。该专利产业化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担心一旦国外也研制成同类产品,郭工的专利技术将失去制高点,殊为可惜!我建议有关部门从利国利民的高度重视并支持郭工的专利技术,包括支持编制带故障预检功能的智能电器新国标和消防规范,使这一专利产品尽快形成大产业,为振兴民族电器产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