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群人,不是“白衣天使”,却365天坚守急诊室从未缺席;有那么一群人,不是亲人,却在伤痛袭来之时为你抚去创伤。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有这么一群急诊室“救火队员”,他们是德清义工急诊陪护组。德清义工分会会长方明说:“很多人都认为做好事是伟大的事,其实就是普通的事。”
穿红马甲的守护天使
2月26日,是倪翱在陪护组值班的日子。为了在6点半前赶到医院,忙了一天的他只匆匆扒了几口晚饭,就往医院赶。这一晚,下班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家长特别多,他就一直待在急诊预检台前,给一个又一个孩子量体温。
“验血在哪里?”一位40岁出头的大姐问道。郭慧芬答完,见大姐还一脸茫然,二话不说就直接领了过去。“今天是第一天,因为白天生意忙,所以把义工服务挪在晚上,这才来了陪护组。”说完,郭慧芬还努了努嘴:“瞧,因为我是新手,‘师傅’不放心,今天也来了。”
这时,门外有救护车驶来,义工们赶忙上前帮忙,将担架从救护车上小心翼翼地抬下,推进急诊室。家属在跟护士沟通,他们只静静地待在一边,并不出声。义工们小声地说:“医护人员毕竟专业,我们只是在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帮把手,别给人家添乱。”
急诊室里的“救火队员”
这支急诊陪护组第一次露面是在2008年。2007年底的一次义工聚会上,中学老师陈雪芬说,有次她陪学生晚上看急诊,注意到许多外地民工和车祸伤员就诊时,没有家属陪同。几个护士根本忙不过来。
这让义工们萌发了组建一支急诊陪护组的想法。方明曾到德清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做过调研。这些医院的急诊室白天一般有五六个护士,到了晚上大概只剩下3人左右。晚上七八点是急诊室较为忙碌的时段,人手经常捉襟见肘。
组建陪护组的想法可行,但这个“救火队员”可不好当,要在急诊室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工作,必须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陪护组刚刚建立起的时候只有20多人,有教师、公务员、小老板、技工还有外贸员,大多从事着跟医疗无关的工作。为了培训技能,义工们从医院里拉来了专家。
上岗前,义工们要掌握医院的大致情况,了解一些基本的救护常识,还要具备沟通技巧,能够安抚病人、家属的情绪。
为了不耽误义工们的日常工作,又能分担急诊室的工作,陪护组的工作时间定为晚上6点半到9点,每组都有三四名义工,全年轮班。急诊室的护士长周爱珍说:“义工们对待病人十分耐心,有时候遇到家属情绪激动,他们就会主动沟通,充当家属和院方的润滑剂,感觉他们就是我们的一分子。”
大爱传承释放正能量
除了直面鲜血和死亡,义工们还碰到过胡搅蛮缠的醉汉、情绪失控的家属等等。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持到了现在?“病人的一句‘谢谢’是我最大的快乐,也是我坚持的动力。”2010年秋天,陪护组组长周赟吉从救护车上接下了两位老人,老先生突发脑溢血送到医院,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只有腿脚不方便的老伴陪在身边。周赟吉担心老太太行动不便,就一个人跑上跑下为老先生办手续、做检查,一直把老人送到重症监护室。当累得满头大汗的他,推着刚借来的轮椅准备送老太太去看老伴时,老太太紧紧抓住他的手,竟要跪下,嘴里还念叨着:“谢谢,谢谢,太谢谢了。”那一刻,他觉得一句“谢谢”比什么都珍贵。
因为义工们的行为,一些受助者也开始变成施助者。2011年,叶林英在下班途中遭遇车辆擦撞,被送到医院。因为没有家属陪同,一路都是义工推着轮椅陪着她做检查。这段温暖的回忆让她在伤愈之后,也成了陪护组的一员,还带来了不少同事。
这些年,德清义工的队伍不断壮大,陪护组的义工已经有100多人,有的人还为此考了红十字会的急救证。 (本报通讯员 严蓓蓓 梁建红 本报记者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