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成功访华。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首位到访的西方国家元首,在中丹关系史和中国对外交往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时隔35年,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上周再次来到北京,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对华进行国事访问。在两国元首的会谈中,双方一致同意继续加强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交流,积极拓展在现代农业、城镇化、节能环保、北极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为中丹关系翻开新的一页。
纵观数百年中丹交往史,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题。1674年,丹麦国王克里斯钦五世致函康熙皇帝,要求建立通商通航的友谊关系。自此,中丹民间交往络绎不绝,丹麦与中国的清政府、民国政府先后3次签署双边协议,续写敦笃友谊。新中国成立后,丹麦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两国互派外交代表,在国书中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两国友好及商业关系进一步加强”的美好愿景。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为丹麦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和在海外第二大投资目的国,年度双边贸易额接近100亿美元,双向投资迄今累计超过27亿美元。双方人员往来每年超过11万人次,两国地方结成了10对友好省市。在京郊联办的中丹科教中心已经开始为两国输送专业科技人才,双方即将互设的文化中心将成为两国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当年的美好愿景已经成为不断发展的现实。
中丹合作的蓬勃发展也是中欧关系的缩影。1974年,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丹麦首相哈特林时表示,西欧各国人民要求加强联合,团结自强的呼声日益高涨,欧洲强大起来,中国是高兴的。哈特林也说,实现世界和平的前提是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和强大的欧洲。40年弹指一挥间,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刻演变,中欧不断摸索在发展战略上的契合点,不断探寻有利于各自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长久稳定与繁荣的合作之道。新形势下,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联合体,中欧都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中欧关系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一个成熟稳定、互利共赢、包容互鉴的中欧关系,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意义。
丹麦是欧盟成员国,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科技创新、食品安全等领域有优势。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关键阶段,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市场广阔,前景光明。双方深化、拓展合作,正是因应了中欧关系以及世界发展的主题。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同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会谈中所指,中丹从各方面推进中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丹麦女王到访,中国与丹麦的务实合作必将迎来新的绿色春天。
【链接】
“中国之友”辛德贝格
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27日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辛德贝格展区。辛德贝格是谁?为何被称为“中国之友”?
辛德贝格全名伯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1911年2月19日出生于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段特殊历史,将这个丹麦人与许多中国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1937年至1938年,受雇于丹麦史密斯公司的辛德贝格在中国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辛德贝格与他的德国同事卡尔·京特等人一起,利用自身身份优势,保护了江南水泥厂旁难民营里约两万名中国人。在工厂里,辛德贝格等人还建立了一个小型医院,医治难民伤病。
在南京期间,辛德贝格记录了日军罪行的许多案例,将报告递交给了德国人约翰·拉贝等人设立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1938年第2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辛德贝格放映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记录日军暴行的影片。当时正在日内瓦与会的中国劳工代表团团长朱学范称赞辛德贝格是“中国之友”。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辛德贝格的事迹湮没在历史之中。直到见证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被发现,辛德贝格这个在日记中被多次提及的名字才逐渐为外界所知晓。近年来,随着有关史料的发掘与各界的共同努力,辛德贝格的事迹渐渐为更多人了解,闪耀出伟大的人性光辉。(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