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国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积极倡导者,敦促各方共同努力,为亚洲和平稳定提供正能量。
在前不久召开的荷兰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再次重申将共同致力于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亚洲是中美两国利益交织最为密集、互动最为频繁的地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首先应从这里开始。关于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认为需要避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宿命论”,认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无法改变中美最终走向冲突对抗的老路。今天的亚洲,已经不是冷战时期的亚洲,更不是一战或二战时期的亚洲。今天的中美利益深度融合,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全球性挑战上有着密切合作。中国尊重美国在亚洲的传统影响和现实利益,从未想过要把美国从亚太排挤出去,美方也应尊重中国的利益与关切,为维护亚太和平稳定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只要双方真正尊重和照顾对方的合理利益和关切,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管控和处理分歧,就能保持两国关系稳定发展。
二是“渔利论”,认为可以利用中美关系搞大国平衡,从中谋取私利。诚然,中美在一些地区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分歧摩擦,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妥善处理和管控分歧。当前,中美在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合作不断加强,以前的合作难点正逐步转化为合作亮点和互信的增长点,这对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是一件好事。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国家真心欢迎中美在亚洲带来的“合作红利”,利用中美矛盾从中“渔利”的做法越来越与形势发展格格不入。
三是“共治论”,认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实质是要搞G2。亚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它从来都不是谁的天下。“亚洲精神”是地区国家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亚洲奇迹”是地区各国共同创造的。一两个大国或大国集团不可能解决亚洲的所有问题,亚洲合作体系必然是开放包容的。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相信而立之年的中美关系将更加成熟稳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将为两国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也给亚洲和世界和平带来正能量。
第四,中国是亚洲安全机制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发挥了负责任大国作用。
与亚洲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相比,亚洲安全体系的构建相对滞后。面对亚洲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加快地区安全机制建设已刻不容缓。中国积极参与和推进现有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下个月,中国将首次主办亚信峰会。这将是亚信成立以来参与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我们希望在峰会上推动各国树立亚洲新安全观,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积极探讨建立亚洲安全与合作的新架构。我们愿与各方共同努力,将峰会办成亚洲安全合作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中国将继续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核心作用,努力推动以东盟为主导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中国将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一道,合作打击“三股势力”,有效维护中亚地区和平稳定。近期在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中,中国政府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全力投入,与有关国家密切合作开展搜寻工作。这一事件也进一步凸显出加强地区安全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敦促有关各方相向而行,争取早日重启六方会谈,让朝核问题重回谈判轨道。中国积极参与阿富汗和平进程与和平重建,将于近期承办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希望各方能够凝聚更多共识,共同支持阿富汗顺利实现政治、经济和安全的三重过渡,从而把阿富汗形势带向持久和平的方向。
历史昭示未来。亚洲之所以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亚洲未来的发展,更需要一个和平环境作为支撑。只要我们携起手来,朝着发展促安全、合作谋安全、互信固安全的目标不断迈进,亚洲和平发展的明天就将充满希望。(外交部部长助理 刘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