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25日 星期五

    品 读

    追求永恒的瞬间

    罗海岩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25日   12 版)

        他们有的拍摄过中外领袖人物的影像,有的与英雄美女零距离接触,有的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与死神擦肩……他们是数以百计的新华社摄影记者。

        他们充满激情,忠实履职,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历史瞬间。《那些年,那些事:新华社摄影记者的故事》一书,详实地记录了这个庞大家族中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记者们的工作和生活。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新华社四川分社的大楼“吱吱”作响,人们纷纷外逃,摄影记者陈燮却本能地向楼内跑。那一跑,就是13层楼,他这是要去拍摄震后街道上处于慌乱中的人们。拍完,百米速度冲回办公室,手疾眼快地往编辑部发稿。就在照片传到北京总社的同时,通讯信号中断了,他的照片成为新华社发出的第一篇地震报道。在这本书中,如此的生动场景,比比皆是。

        作者付玲以其细腻的文笔、平实的内容,串起一个个独立成章的故事。而那些看起来分散的片段,又为一条潜在的主线所贯穿。读过此书,让人感觉像抽丝剥茧,并形成三种感悟。

        其一,团结互助、奖掖后者的浓烈氛围,始终萦绕在新华社内外。三峡工程开工典礼时,新华社拿到三个采访证,其中一个证件可以到任何位置拍摄,当时总社的樊如钧等老记者把这个证件给了年轻的记者杜华举,让他去拍国家领导人为工程揭幕。而后的十多年中,杜华举拍摄了三峡的数万张照片,号称“杜三峡”,但他不忘是前辈培养了自己。在一次全运会上,老记者胡越拍摄了朱建华打破世界纪录的瞬间,并获得全国摄影大奖。事后有人说新华社记者有场内拍摄的优势,殊不知,胡越把唯一的场内证件让给了社里年轻的同事,而他是站在观众席里,靠精湛的技艺抓拍到了那一幕。

        其二,业务管理颇具独特之处,使得新华社与众不同。为了开阔记者的视野,适应更广阔的社会土壤,国内各分社的记者不断交流,甚至国内和海外记者也相互交换。云南、甘肃、山西等边远地区和内陆省份分社的摄影记者王长山、武斌、申宏等,都曾被派驻海外,完成许多国际重大活动报道,增强了采编能力。当然,更多的新华社记者坚守住自己的独特领地,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其三,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大部分是有着强烈情怀和个性的人,他们比文字记者更加有趣而充满活力。这正如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所说,文字记者是以历史的逻辑解读当下,摄影记者则是把眼前的瞬间变成永恒。本书生动记录了25位摄影记者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不矫情,不跟风,只凭自己独特的感觉投入工作。西藏分社摄影记者觉果,曾数百次重返青藏铁路工地,虔诚地记录下西藏融入世界的历史进程。他送给妻子一匹马作为礼物,并在纳木错圣湖畔举行了婚礼,敬畏与浪漫是那般和谐。

        如今,音视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闻摄影带来巨大的挑战。在奥运会上,国外一些摄影记者利用高清便携DV,拍摄动态影像和截图数据,选择作为新闻照片。我们的记者,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对记者背后艰辛的理解,有时也是对照片内容的解读。这些凝固于方寸间的表达,彰显的是记者的学养和敏捷。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