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百年孤独》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辞世的消息震动了全球,世界各国纷纷通过不同形式来悼念这位伟大的世界文学巨匠。
各国领导人、政要在表达失去马尔克斯悲痛之情的同时,更是盛赞其对全球文学的巨大贡献。《百年孤独》一书1967年出版后,顿获全球赞誉,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因见过作家本人,并获赠一本作家本人签名版的《百年孤独》而倍感骄傲。他在悼念马尔克斯逝世的声明中说:“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且具有远见的作家,他是我年轻时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去世是世界幻想主义作家的一大损失,但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马尔克斯的作品将继续影响未来几代人。哥伦比亚总统曼努埃尔·桑托斯在其个人微博上说,马尔克斯是史上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伟人永远不会与世长辞,但马尔克斯的离去给哥伦比亚带来百年郁结的孤独与哀伤。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涅托表示,他以国家名义向当今最伟大作家的去世表示哀悼和惋惜,他说,马尔克斯使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走向了全世界。巴西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称,“加博(GABO,马尔克斯的昵称)通过他迷人的散文将读者带进一个虚幻的马贡多,好像他正向小孩子们展示一个新的世界一样”,“他独特的写作手法将永远留在数百万读者的心里”。
对于马尔克斯对文学的贡献,全球文学界同行们更是赞不绝口。曾对马尔克斯参与政治不满,并动手将其鼻子打青的拉美文学巨匠、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秘鲁人马里奥·略萨表示,为拉美语言文学带来广泛声誉的伟大作家陨落了,但他的小说将继续存在,并将继续被全世界的读者阅读。将《百年孤独》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翻译成法文的翻译家克洛德·迪朗说,马尔克斯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南美和西班牙语世界的范畴,“全球”作家们都感受到了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他们各自的作品中也都得到体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说:“在牙钻的轰鸣声中,我想起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几乎是集体阅读《百年孤独》的情景。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1981年凭借《午夜之子》获得布克奖的萨曼·拉什迪说,包括他本人和马尔克斯在内的“一大批作家”都被认为同属一派,即魔幻现实主义。他还说:“马尔克斯令我钦佩之处,也是我认为其非凡之处在于,他的作品以乡下视角为依托看待世界。”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对马尔克斯的辞世消息及其作品和事迹进行了报道。《纽约时报》发文称,马尔克斯在1982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他创作的小说根植于他自创的一片虚构的拉丁美洲大地,然而却具有倾倒全球的魅力。他的著作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他已经跻身被评论家和读者大众共同认可的作家正典,与狄更斯、托尔斯泰和海明威等人比肩。对于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文章指出,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华丽狡黠的技法,在小说中营造出种种不可思议的奇景:失眠症与健忘症成为流行疾病,承载死亡秘密的魔法葡萄,无数黄色花朵整夜从天而降,大片渗出鲜血的百合花,被困在拉美丛林里的西班牙大型帆船,还有一出生就带有主人烙印的牛犊等等。这些画面不仅显示出他无穷尽的创作才思,也证明他包罗万象的艺术想象,能在庸常中捕捉特异,在奇幻中发现相识。在《百年孤独》《族长的没落》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等小说中,马尔克斯把一整块大陆的历史书写为神话,同时也为人类勾勒出一幅拉伯雷式图像,展现出一个狂热的梦,爱与痛苦乃至救赎无休止地循环往复,如同时光中的莫比乌斯环。
虽然马尔克斯已经与世长辞,但“百年孤独”却将永存。正如哥伦比亚流行歌手夏奇拉在她的网站中的表达:“加博,你是上天送给我们的一份独特礼物,你会永远活在我们所有人的心中。” (本报华盛顿4月18日电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王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