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4月12日电(记者曹继军、颜维琦)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第二批成果12日在沪发布。第二批成果包括《鬻子》《关尹子》《文子》《列子》《韩非子》等12个系列,共收入先秦至民国时期有关子学著作672种。
《子藏》搜天下之遗籍,集百家之大观,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的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等,并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收录的下限原则上截止到1949年,适量收入今人所辑出土文献资料。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项目于2010年5月启动,由华东师大先秦诸子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中国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承担出版任务,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家重要古文献的一次大规模整理。
本次成果发布引起国内外学术界高度关注,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30多位学者与会,就“新子学”及诸子学现代转型展开研讨。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教授、《子藏》总编纂方勇说,诸子百家之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子藏》工程的全面推进,为新时期子学的研究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研究员认为,“新子学”的提出具有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