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3日 星期日

    纵深报道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精彩的奥秘

    作者:李佳彬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3日 06版)
    座无虚席的中央球场。
    1月14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人们在墨尔本公园的喷泉前解暑。新华社发
    休闲广场上惬意的球迷。李佳彬摄

        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不久前落下大幕,百年一遇的极端高温,轮番上演的精彩对决,突破纪录的观赛人数,再加上男女单打桂冠都迎来了全新的主人,使得本届澳网注定成为经典。尤其是中国选手李娜勇夺女单冠军,成为首位获得澳网单打冠军的亚洲人,书写了崭新的网球历史。

     

        澳网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长盛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大牌球星云集,也不单单是由于精彩比赛本身,关键在于网球文化的代代传承。历尽百年沉浮,历史赋予了澳网独特的文化与鲜明的个性,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忠实的球迷,在世界体育舞台镌刻下永恒的传奇。

     

    网球节日

     

        澳网创办于1905年,与法网、温网和美网并称为网球“四大满贯赛事”,通常于每年一月下旬举行。创办初期,澳网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主要城市之间轮流举行,参赛选手也主要局限于大洋洲地区,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阿德莱德、珀斯等地都曾留下过澳网的足迹。1972年后澳网被确定在墨尔本长期举办,1988年位于墨尔本中央商务区的网球中心正式建成启用成为澳网主场,1996年该场地更名为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墨尔本公园”。

     

        对于当地人来说,澳网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网球比赛,而是已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墨尔本素有“澳洲运动之都”的美誉,不但常年举办“墨尔本杯”赛马节、世界一级方程式大奖赛等一系列全球顶级赛事,市区内还随处可见锻炼健身的普通民众。在这众多的体育盛事里,澳网无疑吸引了最多的目光。作为南半球最为盛大的体育赛事,每年澳网开赛期间,整个墨尔本城犹如一个盛大的“网球嘉年华”。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澳网的宣传海报,商场和旅行社也纷纷推出与澳网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与其他三项大满贯相比,澳网“资历”最浅,但却被认为现场气氛最好的大满贯赛事。无论你是否是一名网球爱好者,只要你置身墨尔本公园,就会被现场激情四溢的气氛所感染。来自天南海北的各国球迷汇聚在同一片蓝天下,不同肤色的球迷共同为精彩的对决鼓掌呐喊,不同国家的观众用各自的语言呼喊着同一个球星的名字……即便不进入球场,球迷也可以通过墨尔本公园内随处可见的大屏幕观赛。尤其是一些超级巨星间的巅峰对决,无数球迷会聚拢在广场上,喝着啤酒吃着零食,为自己喜爱的球星加油助威。每每到了一些关键比分,数千人在广场上时而欢呼雀跃,时而扼腕叹息,场面既热烈又不失温馨。

     

        澳网的比赛场次和种类繁多,尤其是在第一周,往往是十几块场地从早到晚,赛事接踵而至,球迷们奔波于各个球场之间而乐此不疲。除了我们常见的男女单打、双打比赛之外,澳网还设有青少年组别、残疾人组别等不同规格的赛事,充分体现“大满贯”赛事的特质。值得一提的是,组委会还经常会特邀一些退役的网球名宿进行表演赛,这往往是最受球迷欢迎的场次。尽管不像正式比赛那样紧张刺激,但这些昔日的球星总是凭借其风趣幽默的肢体语言和炉火纯青的球技,让现场球迷在轻松愉悦中感受网球运动的快乐。除了观看比赛之外,球迷还可以在训练场与球员进行交流,欣赏各国艺术家带来的文艺演出。如果你喜爱运动,可以到互动区亲身体验发球的感觉;若是你喜爱购物,则可以到专卖店选购心仪的纪念品。

     

        近年来,中国元素越来越成为澳网的亮点,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李娜效应”。凭借精彩的球技和幽默的谈吐,李娜已成为澳网最具人气的球员之一,其所到之处球迷总是蜂拥而至,成为可比肩费德勒、纳达尔的顶级巨星。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甚至有球迷结合李娜的名字(Na)与澳大利亚的国名(Australia),创造出了一个新单词——“Naustralia”,以表达对于李娜的喜爱。今年共有8名中国选手进入正赛当中,同样创造了新的纪录。除了运动员整体实力的提高之外,中国球迷近年来也逐渐成为澳网的常客,墨尔本公园内随处可见身披五星红旗的中国观众,时常可听到球迷用中文呼喊着“加油”和“好球”,甚至许多外国球迷也开始学着用中文给李娜加油。另外,澳网组委会十分重视对于中国市场的开发,其官方网站还专门推出了中文频道,这也是除英文外的唯一一个外文频道。

     

    球迷至上

     

        谁是澳网的最为尊贵的客人?可能有人会认为是那些超级球星,也有人会认为是赞助商或投资方,但其实澳网最看重的则是千千万万普通球迷。多年以来,组织者一直奉行“球迷至上”的原则,始终把如何提升球迷观赛的舒适性与便利性放在首位,从而将澳网打造成为球迷欢聚的“大派对”。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只要进入墨尔本公园,大家都只有一个身份——球迷。正是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球迷,他们与澳网共同成长,见证了这项赛事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一场又一场的经典对决。

     

        澳网有一项特殊的规定,任何一名佩戴赛会证件的工作人员和注册记者,都绝不允许与球员合影或索要签名,因为签名与合影是球迷的专属权利。而只要没有比赛任务,球员们都会满足球迷的各种互动要求。此外,当地政府还特意将途经墨尔本公园的70路有轨电车打造成“网球专线”,球迷只要持澳网门票,便可免费搭乘电车方便往返赛场。

     

        澳网“超一流”的票务服务水平可谓“球迷至上”原则的最好体现。组委会一般会在每年10月开始销售下一年的球票,而澳网会员则可以享受提前购票及选择座位的特权。球票分为罗德·拉沃尔球场票、海信球场票和外场票三种,其中外场票价格低廉,持该类票可以到除中央球场外的任何一个球场观看比赛。此外,球迷还可以选择多场次或多天数的套票,例如“三日票”就可以连续三天内不限次进入球场。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日益普及,澳网也推出了电子门票,球迷可凭借手机或电邮所收到二维码进场,从而免去了票据丢失的烦恼。

     

        澳网对于退票或是补票的规定也颇为“人性化”。如果你提前购买了球票却又临时不能前往观看,没有关系。澳网官方售票网站专门设有“球票跳蚤市场”,想退票的球迷可以将多余的球票挂在网上,一旦有其他球迷需要这张票,双方就可以在票务平台上完成交易。这样既保证了资金和账户的安全,同时也杜绝了“黄牛票”的产生。

     

        当然,对于比赛精彩纷呈的澳网来说,退票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情况下往往是“一票难求”,尤其是有大牌球星压阵的男单比赛。如果十分想进入中央球场但又没有提前买到票,也不必灰心,因为除了在“球票跳蚤市场”等待他人退票外,澳网还有一项特殊球票升级制度——由于在开赛前,一些预留的嘉宾席会出现座位过剩的情况,此时这些座位将会被“释放”到售票处。球迷可先购买外场票进场,然后到设在罗德·拉沃尔球场的补票处“碰碰运气”。一旦有座位“释放”,补个票款差价后就能进入中央球场为自己的偶像加油。

     

        2014年的澳网虽然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尤其是在开赛的前五天,墨尔本的气温都在40摄氏度以上,但这些都丝毫没能阻止球迷的热情。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澳网首日的观赛人数便打破历史纪录,达到惊人的47491人。在南半球的炎炎烈日之下,球员们靠冰袋和冷饮降温,而球迷们也是各显神通,甚至有人冲进广场的喷泉里“洗个冷水澡”,这些别样的“乐趣”必将成为澳网百年历史的又一个经典画面。(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李佳彬)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