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热点图书访谈·《北大回忆》——

    文学才情之下的那份眷恋

    刘彬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1日   12 版)
    《北大回忆》 张曼菱著 三联书店

        ——“有没有写《北大回忆》?”

        ——“只有零星的文章,还没有完整地写过。”

        ——“应该写。值得回忆。”“像《浮生六记》那样写。”

        2007年11月,张曼菱到北京参加在清华园举办的西南联大70周年纪念活动,间歇,她携所编撰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探望季羡林先生。席间,两位“隔代亲”有了这样的对话。

        翌年夏日,远在西南的张曼菱收到一封挂号邮件。启开看,一页宣纸,墨迹、印章赫然。“北大回忆”四个字,连写两遍。季先生已经为张曼菱的未竟之作题写了书名。

        “此嘱有深意,有如托孤。”按季羡林在纪念邓广铭先生的观点,这是后死者对先死者必须完成的。有了先生的嘱托,张曼菱不敢怠慢。按她自己的话说,“这是我写得最畅快的一本书,全书一气呵成。”

        曾经,还是一名北大学子的张曼菱是一名备受瞩目的“竞选者”;而今,她自嘲“知交半零落”。虽然当年与她竞争的校园对手,以及为她助威的“盟友们”,如今都远隔天涯,但曾经的一幕幕,“永远不会离开我们的生命”。在《北大回忆》一书中,张曼菱回忆了那些许多“人”的故事及耐人寻味的细节,包括在校期间和毕业之后。全书以其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涉及北大的同学、老师、领导和文艺界、出版界的前辈,以及发生在北大或与北大有关联的种种事件,描述生动,人物鲜活,句句传达出作者体验和理解中的独特北大。

        看了《北大回忆》,袁行霈致信张曼菱,说:“昨天收到大著,杨老师和我争着读了其中一部分,感谢你将我们带回一段难忘的岁月。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对我们来说也是值得纪念的。杨老师说你写我的那篇文字特别美,我感谢你记得那么多连我都忘却的美好记忆。如果能再回到那个年纪,重新体验那时的课堂,重新欣赏你的话,重新拾起我那时的心情,该有多好啊!”

        与张曼菱有着隔代友谊和师生情谊的北大教授谢冕看完《北大回忆》说,张曼菱与北大有一种姻缘,她的心永远牵挂着北大。“这本书写的虽然是一个校园,甚至写的是与季羡林先生同在校园里生活的几代人,但是仔细想想,她则不仅写一位或者几位老师、同学,也不仅是写北大这个学校,而是在写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中国结束了十年动乱迎接新生活的时代,政治逐渐走向开放、开明,人民获得了比以前更多的自由和独立的思考。”谢冕与张曼菱一样,“我们永远记忆并怀念那个80年代”。

        张曼菱写到教语法课的卢甲文先生时,有这样的文字:“卢老头有股子不屈不挠的教学态度,又和蔼可亲,认真耐心,使不耐烦的学生必须耐烦”,“大家忽然舍不得他,一个多么好的老头。他住得离我们学生宿舍不远,过着单身汉的日子。有时候,我们去交作业,推开门,他正在煤气炉子上煮面条,吃的比我们学生还简单。我们有时心里怆然。可老头依然一丝不苟,挺可恨。”在《语法课——卢甲文》一文中,张曼菱把北大普通教师对学术上的坚持、学术上的独立精神以及生活上的清贫而自得其乐,描写得淋漓尽致。

        当年曾经讲授“现代文学”重头课的严家炎教授阅读了全书以后如此感叹:书中文采飞扬,但文字又很凝练,是一本北大精神的传神之作。“以季羡林为代表,《北大回忆》写出了北大的性格——风骨。”严家炎说,张曼菱文学才情之下的一些思考,包括一份眷恋、一种回忆,完全融入了书中的二十几万字。

        1978年,钱理群与张曼菱在火车上相遇,两人共同奔赴梦寐以求的北大燕园。如今两鬓斑白的钱理群读到《北大回忆》,惊讶于张曼菱对当年细节的感悟力和记忆力。“大概因为这些年张曼菱一直在从事西南联大历史的研究和记录,她练就了一副学子的好眼光。她既能敏锐地抓住细节,又能穿透细节,挖掘出其中更宽广的历史内涵。所以说,《北大回忆》兼有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品格和价值。”

        “打开目录,把小标题扫了一遍之后,突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朱光潜、林庚、金克木、王力……闵开德、袁良骏、周强……‘隔代亲’与‘守望者’对于学生的谆谆教导,这全是我们当时周边发生的事啊。”张曼菱的同级哲学系同学尹刚说,在书中,她的那些细节描述,若隐若现地又浮现出真正的北大的火种。而这个火种,如果从知识分子角度讲,就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独立的思考。(本报记者 刘 彬)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