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移动互联时代的重大会议报道创新

    ——2014年两会宣传报道研讨会发言摘登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1日   10 版)
    高国全摄
    □ 关注两会大数据的人群中,年龄主要分布在20~39岁中间,男性略多于女性。

        编者按

     

        3月25日,在中国记协主办的2014年两会宣传报道研讨会上,来自人民日报、天津日报等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的代表,共同交流两会宣传报道的创新经验做法,展示全媒体在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方面所作的新探索。其中,大数据、可视化、全媒体、订制新闻等关键词成为此次研讨会的热词。本刊今天特别摘发与会代表的发言,供读者借鉴、参考。

     

    创新媒体融合 做好两会报道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展示了新闻宣传的新水平、舆论引导的新高度、媒体融合的新境界。

     

        《一张图看明白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治国理政一周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对重大成就要说足,对改革部署要讲透。《一张图看明白政府工作报告》用“成绩单”“任务表”“重头戏”三个关键词,统领《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大部分,既忠于报告原貌,又简明清晰直观。

     

        一是文字梳理。说是一张图,主体还是文字,大约1000字。人代会开幕前,编辑就掌握第一手资料,学习、讨论、摘抄,交给美编制作。二是美术设计。要做到简明、清晰、直观,需要文字和美术编辑合力协作,从文字到设计,我们反复斟酌修改不下20次。

     

        媒体融合的创新探索

     

        人民日报今年两会报道最大的创新,可以说是“两会e客厅”栏目。栏目以“1+3”的形式出现,一位主持人+一位部长、一位代表委员、一位专家学者。在表现形式上,是“1+N”。“1”是在人民日报上刊发图文报道附加二维码;“N”是以不同形式表现访谈内容:人民网发文字实录和现场视频,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电子阅报栏等同步推送,同时与广东卫视、浙江卫视合作,部分访谈在卫视落地。以这个栏目为抓手,我们打通了所属各个新媒体的传播渠道,实现了同一栏目的全媒体立体传播。这是人民日报的第一次。

     

        主要启示

     

        一是要牢牢把握导向这个最根本的要求。创新是手段,导向是根本。正确导向,主要体现在我们对中央精神、两会主题和“时度效”的准确把握上。

     

        二是要加快破解媒体融合这个最紧迫的课题。要把两会报道中创新探索的好做法运用到日常新闻报道中,不断提升媒体融合发展的水平。

     

        三是要不断提升创新这个最重要的能力。改进文风、提升报道水平、加快媒体融合,归根结底都靠创新。创新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 杨 涌)

     

    打造综合发布和交互平台

     

        新华网充分发挥多媒体、多语种、多平台和多终端优势,全面聚合各种形态新闻信息资源,着力打造两会报道综合发布和交互平台。同时,以手机新华网和新华炫闻等移动客户端为突破口,加速推进新华网PC端新闻信息传播优势向移动端延伸,着力提升新华网两会报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大型多媒体聚合专题充分体现集成报道理念

     

        《改革·梦想·担当——聚焦2014全国两会》大型多媒体集成专题,全面汇总集纳新华社两会报道和中央地方主要媒体的重点稿件。专题主要开设“直通车”“多媒体”“互动区”“资料库”四大板块,为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提升两会报道交互水平

     

        利用发展论坛、博客、微博以及法人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和渠道,通过调查、征集、话题讨论等互动形式,开通评论、点赞、分享等社交传播功能,为网民参与传播、表达观点提供便利。比如,与新华社浙江分社合作并联合新浪网,推出《扎堆两会——代表委员在来往》大型两会移动在线访谈,首次实现两会报道在社交圈和公共媒体平台的联动。

     

        创新数据新闻表达方式全程图解两会热点

     

        数据新闻是近来快速流行的用于数据挖掘和信息可视化的表达方式。新华网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分析技术,从网民需求和传播效果出发进行选题设计,组织策划了48组角度新颖、创意鲜明的数据新闻,包括《50句话读懂政府工作报告》《解码人代会的选举和表决方式》《一张图读懂“国家账本”》等。这些图解新闻以其简明扼要的内容选择、准确详实的数据提炼、直观易懂的图像表达等特点,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和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多终端传播实现资源优势和影响力向移动端延伸

     

        以手机新华网、新华炫闻和新华新闻等移动客户端为主要依托,以英韩文iPad版、新华短信和新华手机报为辅,重点加大移动端传播的工作力度。一方面通过重要原创内容在移动端首发,提升移动端内容的原创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在移动客户端开设两会报道专题,为手机用户提供全方位、滚动态的新闻信息服务。(新华网政文部主任 华 明)

     

    如何用大数据报道两会新闻

     

        《两会大数据》是中央电视台两会期间,在《新闻联播》《两会解码》《朝闻天下》等主要栏目推出的一个创新报道专栏。栏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首次对重大政治活动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分析观察,使两会新闻报道在传递民意方面更加客观公正,更加贴近民生。

     

        大数据(big data)的4V特点包括: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此次央视选择百度、亿赞普和腾讯微博三家进行合作,使两会新闻报道既有广度,又兼顾深度,初步实现了大数据的4V特性。

     

        巨量数据挖掘,体现真实民意

     

        两会期间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就是首先要挖掘的富矿。我们根据一个话题,给三家大数据公司同样的需求单,保证数据抓取覆盖面广。比如,《政府工作报告:谁在看?看什么?》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亮出了三张榜单,百度新闻的热搜榜、亿赞普的热度榜和腾讯微博的话题榜,然后从三张榜单中寻找重合的关键词,肯定是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最关注、最真实的热议话题。

     

        同时,我们还对这些巨量数据的背后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两会是个聚集民意的大会,如果靠主观判断,百姓心中最难解决的会是什么?房价、教育不公、雾霾、还是交通拥堵?在报道《搜寻两会最热话题:百姓心中的难和易》中,大数据抓取分析的结果是收入分配,不仅两年话题量稳居第一,而且关注度又上升了好几个百分点。最让人想不到的是,百姓认为这个问题最难解决,不是抱怨政府的改革不到位,而是认为涉及体制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百姓的理性和对改革的宽容,这在过去的报道中很难体现。大数据的分析,让百姓关注热点更客观、更有代表性了。这就是巨量数据整理分析带来的不一样的观察视角和内容。

     

        快速抓取,传递民意更快捷

     

        如何将大数据的高速特点,呈现在新闻报道中?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3月5日之前,报道小组就和大数据公司进行了充分沟通,主要是提供需求单,包括《政府工作报告》谁在看、看什么,以及一些热点话题和可能出现的新词,网民如何看待等。在此基础上,大数据公司提前三天建立了数据模型。

     

        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大数据公司开始实时抓取网民痕迹,有两位记者不时将最新需求传递给技术人员。其他的记者编辑守在电视前,边听报告边梳理需要挖掘的新维度。记者发现,曾经用大数据在两会前抓取的百姓关注热点,很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了回应和新政策,我们立刻将详细的挖掘需求传递给大数据公司。例如:每个热点话题对应的新政,网民怎么议论,认同的人群占多少,大家有什么建议。对于“互联网金融”“黑名单信用制度”等新词,我们也立刻将需求传递给大数据公司,由他们迅速搭建数据挖掘的维度。这就将大数据高速的特点反映得淋漓尽致。

     

        在《政府工作报告》结束不到三个小时后,网民听《政府工作报告》的实时热点跳动图就新鲜出炉了。百姓听到什么话题时,搜索和评论人数在几点几分冲高,都显示得一清二楚。

     

        多样有价值,大数据的前瞻性

     

        大数据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大量、高速上,还体现在多样和价值上。

     

        在第一集《两会脉搏全球跳动》中,大数据通过抓取分析,排出了关注中国两会的全球前十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高居榜首,美国列第四,而位于南美的秘鲁名列第七。大多数人可能并不熟悉秘鲁,但中国每年从秘鲁进口牛油果已成为当地人关注两会的理由。仔细分析这张排行榜上的国家,多数位于亚太地区,与中国有着密切的经贸关系和地缘交集。这也正是各国最关注的两会议题——中国经济如何发展。

     

        大数据的价值还不仅体现在这方面,在我们操作报道过程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细节蹦出来。比如大数据发现流动儿童的增长量远远高于留守儿童,而且精确地排出了前五个流入省的名称,这个信息对于这些省做好相关的教育、医疗等方面配套工作,都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有媒体人这样评价这次的《两会大数据》:有了大数据,媒体对于公众的反应,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概述,而是精确到个位数的统计数字。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人们可以更直观、直接地感受到千万人参政议政的声音。精确的数据,让诉求更加清晰,也让公众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合力。(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主任 姜秋镝)

     

    创新时政新闻跨地区模式

     

        天津日报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机遇,以全国两会为契机,创新时政新闻跨地区强强联合采访报道模式,按照“横向联动京津冀,纵向打通前后方”的思路,发起并携手北京日报、河北日报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在三地党报同步持续推出,累计刊发报道近百篇,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会前精心组织、及时应对、做足功课

     

        天津日报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两会报道的重中之重,制定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并第一时间与北京日报、河北日报沟通,得到积极响应。三地党报共同研究、反复磋商采访思路,初步确定报道选题及采访对象,使专栏的开辟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会中及时沟通、密切协调、确定主题

     

        会议期间,三地报道组一直保持“热线”联系,从“每日一议”“每题一议”直到“每稿一议”,求同存异,形成合力,实现了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天津日报共刊发“双城三地话共赢”“联动发展一盘棋”等六期专题报道,从做好顶层设计、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等多层面、多角度,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出谋划策、加油鼓劲。

     

        新闻资源互通,前方后方互动

     

        为使专栏形式多样、内容鲜活,我们最终确定了现场采访与后方连线相结合的报道思路。会议期间,三地报道组根据现场情况,互相提供新闻线索,创造采访条件,共享新闻稿件等,实现了新闻资源互通,前方后方互动。例如,在河北日报报道组的帮助下,天津日报及时与河北省人大代表团沟通,获得了该团向媒体开放时的提问机会。3月7日的活动中,张庆伟省长热情洋溢地回答了天津日报记者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

     

        打通采编“绿色通道”,提供机制保障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之所以取得较好效果,离不开天津日报以机制创新为先导、打通时政要闻采编环节这个重要举措。天津日报在3年前的改版中,整合要闻部和出版部资源,组建了要闻出版中心,打破了时政新闻采编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延迟等弊端,打通了互联互通的“走廊”。这一创新举措对巩固提升党报主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合办“京津冀协同发展”专栏,是三地党报应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使命、移动互联新兴媒体新挑战、媒体舆论格局新变化,进行跨地区联合、提升党报传播力影响力的一次成功实践。两会期间,三报编委会已商定,要借势探索建立联合报道的长效机制,为落实重大国家战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天津日报社总编辑 王 宏)

     

    多语种跨媒体报道两会

     

        两会期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18种语言对人大政协开闭幕会等26个重点活动进行了音视频、图文直播,全台65种语言(含55种外语、4种少数民族语言、5种汉语方言和汉语普通话)共投入620多个栏目进行两会报道。国际台两会报道在以短波、中波和数字广播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时,还通过50多种外语及汉语普通话和方言节目,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台境外城市中波、调频电台及有线入户平台向海外受众传播。

     

        多语种报道

     

        国际台发挥多语种报道、多语种直播、多语种采访优势,使用对象国受众母语进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多语种两会专栏打造品牌节目。越南语互动广播节目《玉莹信箱》就越南受众所关心的两会话题进行答疑释惑。西欧拉美中心葡萄牙语广播每日播出“两会特别报道”,就热点话题对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驻华使节、对象国家驻华记者等进行采访。

     

        多语种同步直播提升报道时效。国际在线日文网、俄文网、法文网等8个外文网站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在线音频直播,环球资讯广播、南海之声等国内外宣广播频率也同步直播。

     

        多语种高端采访拓展影响力。国际台先后独家专访塞尔维亚总理以及俄罗斯、阿根廷、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国会议员及国外友好人士,传达他们对中国取得成就的积极评价。

     

        跨媒体报道

     

        国际台发挥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覆盖面广、即时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实现两会报道跨媒体融合传播。

     

        移动终端新媒体成为有效手段。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两会特色报道。俄语部利用移动客户端“荔枝FM”轻电台和苹果手机网络播客推出两会特别节目《两会那些事儿》,收听量突破一万次。

     

        综合化传播形成规模效应。国际台43个语言网站统一搭建两会专题,强化对话、交互、点播等多媒体特色。国际在线希伯莱文网原创视频“我的中国梦”在国际社交网站和优酷网发布后,视频点击量超过80万次。

     

        改进制播方式推进媒体转型。国际台两会报道完善境内外、前后方联合策划、生产、制作、发布机制,探索语言本部、海外节目制作室、海外媒体、海外公司联合工作体系。

     

        两会报道全覆盖

     

        国际台调动海外媒体力量,推进本土化制作、发布和互动,实现两会报道阵地前移、报道全球覆盖。国际台依托公司化运作加快“走出去”步伐,在泰国、柬埔寨等多个国家的主要城市,实现了本土化采集、制作、发布和运营。葡萄牙里斯本调频台播出特别节目《两会ABC》;老挝万象调频台在《93播放室》等栏目中开设两会专栏,邀请老挝官员、专家学者解读两会相关内容。(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总编室副主任 张 晖)

     

    民生“订制”架起沟通桥梁

     

        “群众关心什么,就进行重点报道;群众想问什么,就选择重点提问;群众关心焦点,用报告来进行回应。”华西都市报推出“两会关注华西订制”专栏,通过全媒体渠道欢迎广大群众订制自己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最想看的报道,架起群众和代表委员沟通的桥梁。

     

        数据:群众“订制”新闻成热门

     

        数据一:3天公益广告。3月1日,华西都市报在头版推出主题公益广告“两会关注华西订制”,市民只需拨打华西传媒呼叫中心96111,或私信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微信等方式,即可订制想提的问题、想看的报道。

     

        数据二:近1000个电话。两会期间,仅华西传媒呼叫中心,就收到近千个读者提问。

     

        数据三:每天1个热门榜。根据群众订制的话题,每天发布一个“两会关注华西订制最热榜”,切实反映群众关注的热点。

     

        做法:搭建群众与两会的沟通桥梁

     

        提群众想提的问题,“代表委员去哪儿”来回答。为有针对性地解决订制问题,两会报道组专门制订了时间表:每天一名后方记者负责整理热点问题,前方记者据此问题找代表委员解答。比如针对“延迟退休”的疑问,代表们建议,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应探索弹性延迟退休,让有成就想干事的人有更多时间和舞台。这组报道回应了数十位来电读者的疑问,而其辐射的关注人群多达数十万。

     

        做群众想看的新闻,根据“订制”热点设置议程。与以前简单征集读者提问不同的是,今年的“华西订制”会根据读者反映的问题梳理“热门榜”,以此为重点设置报道议题,形成了两会声音和群众声音的同频共振。比如,3月3日“华西订制最热榜”的关键词为农民工、城镇化、教育、儿童安全、医保、养老并轨,对应推出《代表建议:农民进城应产业先行》《委员建议:出台防性侵课本》等报道。

     

        回应群众关心焦点,彰显党和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华西都市报将《政府工作报告》和群众订制的热点话题相结合,让群众的问题在报告中找到回声,彰显党和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报道《“华西订制”十大热点 〈报告〉逐一回应》,对“就业增收、反腐倡廉、环保、户籍改革、食品安全、教育”等十大热点,分别对应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回应。

     

        启示:“用户意识”本质上是群众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意识”强调从用户角度考虑传媒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服务问题,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群众思维。华西都市报的“订制式报道、订制式回应、订制式提问”,更符合群众需求,更吸引群众参与,畅通了群众和两会代表委员之间的联系,是提升重大主题报道互动性、提升两会声音传播效果的有益尝试。(华西都市报社总编辑 方 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