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1日 星期五

    新闻追踪

    纳粹所掠艺术品可望物归原主

    ●多达1280件艺术品,其中有200件画作在“被纳粹掠夺艺术品清单”上
    ●这些画作按目前市场价格估算价值10亿欧元以上

    柴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1日   08 版)
    图为名画“坐着的妇女”,由法国著名画家亨利·马蒂斯于1924年创作。这是古尔利特收藏的1200多幅名画中的一幅,此画将于近日归还原主。

        4月7日,德国政府、巴伐利亚州政府与艺术品收藏者古尔利特三方共同签署了一份协议,古尔利特同意将其收藏的所有名画交给有关机构进行调查,凡可确认是纳粹掠夺的艺术品将无条件归还。舆论认为,此协定的签署具有历史意义,它表明,德国政府在二战70年后仍在关注归还纳粹掠夺艺术品问题,而且将视野延伸到私人收藏领域尚未物归原主的艺术品。

        2013年11月,德警方在古尔利特的住房里共发现1280件画作,这些作品大多出自大师之手,从毕加索到马蒂斯,从夏加尔到贝克曼以及其他大师的杰作(本报2013年11月11日国际文化周刊曾有详尽报道)。经初步鉴定,这1280件艺术品有不少是1937年后被纳粹视为“颓废”的艺术品而从各大博物馆、私人收藏,特别是从犹太人手中收缴来的。其中有200件画作在“被纳粹掠夺艺术品清单”上。这些画作按目前市场价格估算价值10亿欧元以上。发现如此规模的被掠夺艺术品,这在德国战后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古尔利特事件曝光后,查清纳粹掠夺艺术品的呼声越来越高。

        据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法西斯大约从欧洲犹太人手中洗劫了65万件艺术品。战争结束后,很多艺术品已经物归原主,但仍有大量掠夺品至今滞留在各国博物馆和私人手中。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成立了追查协会,敦促被纳粹掠夺艺术品的归还。很多犹太人的后代多年来不惜支付高昂律师费用调查寻找遗失艺术品。此前,德国政府在敦促归还掠夺艺术品问题上并不十分积极。一是仍未废除的相关法律规定,被抢走或被迫交出的艺术品有30年追溯期,期限过后,就无法追回,除非本人自愿归还。另外,被纳粹掠夺的大量犹太人艺术品,二战后不是被战胜国拿走,就是已经归还给原来的主人,剩下的纳粹掠夺艺术品大多散落在德国民间,无从查起。这次发现古尔利特藏在陋屋的惊世作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艺术品收藏人古尔利特拥有纳粹掠夺艺术品事件曝光后,引起了德国政府和各民间团体的高度重视。德国政府成立了一个名为“德国遗失文化资产中心”,旨在加强在博物馆、档案馆和图书馆中寻找掠夺艺术品的力度,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搭建起一个网络平台,帮助找回那些被纳粹抢夺的艺术珍品。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域名为lostart.de的网页,看到先期展示的古尔利特这批藏品中的25件画作。如果有谁认为,自己可能是其中某画作的主人,就可向有关机构申报。此外,德政府还宣布,将大幅度提高用于追溯艺术品来历的研究费,目前联邦政府每年用于此项目的拨款是270万欧元。巴伐利亚州的行动更快,它已经向联邦议会递交了一份《文化艺术品归还法》的草案,并决定将追溯期无限期延长。如果此法律得以通过,将是司法部门给予艺术品原主和其继承者的第一件“法律武器”。迄今为止,法律明确只有公共博物馆才必须遵守1998年华盛顿声明的规定,纳粹掠夺的艺术品必须物归原主。

        在古尔利特的同意下,联邦政府和巴伐利亚州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其成员包括来自多个国家的历史学家、艺术收藏专家和法学专家。专家小组将协助地方检察院开展调查,究竟哪些画作是被纳粹掠夺的。古尔利特也被允许自行选定一名专家进入专家小组,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一改先前强调所有画作并非掠夺之物的观点,表示愿意与专家一道仔细调查艺术品的来源,无条件归还所有掠夺画作。专门从事被掠夺艺术品研究的寇尔德霍夫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德国起码有上百个像古尔利特这样的文物收藏家,他们手上还有大量被掠夺的艺术品,德国人应该将其自觉自愿归还,“毕竟我们都是犯下罪行之人的子孙后代”。德国文化部部长格律特尔斯表示,德国政府与私人收藏者就归还被掠夺艺术品一事达成协议,向外界透露一个明确信息,德国会在各个领域反省沉重的历史问题。

        (本报柏林4月10日电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 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