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300万元买“蜗居”,只为名校占位?!

    ——透视疯狂的学区房

    乌梦达 孔祥鑫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10日   05 版)
    新华社记者 施鳗珂编制

        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北京等19个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在2015年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看似堵住了“递条子”“送票子”,却衍生出更加疯狂的“拼房子”。

     

        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尽管多地房屋成交量下降,但各地学区房市场迅速升温。很多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周边区域的学区房价格持续上涨,没有最贵,只有更贵:300万元买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蜗居”,买了不为住,只为名校占位。

     

    “就近入学一出,每平方米就涨了10万元”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就近入学政策一方面堵住了择校拼爹的口子,但马上催生了更疯狂的择房门槛。

     

        300万元买“卫生间”

     

        享誉京城的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西城区狭长的胡同里,学区房不少都是老旧的平房,但价格已经被炒到了每平方米近30万元,并且房源稀缺。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单间,比卫生间大不了多少,要价税后实收300万元,不还价。中介表示:“不是一房难求,甚至是‘一平难求’。”

     

        旧楼比新楼贵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培新小学是该区知名的重点小学,学校地处一批修建于1986年的旧楼群中,因为培新小学的存在,这些近30年的六层老楼价格已经被炒到了每平方米6.5万元以上。毗邻旧红楼的某小区,尽管外观时尚、配套现代化,但由于配套小学一般,价格就每平方米低了2万元。

     

        区域抱团涨价

     

        在中关村等传统学区,由于重点小学和中学众多,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学区房价格高地。以中关村二小为例,“去年每平方米才8万多元,现在学区房已经往10万元以上飙,而且附近学区房一起抱团涨,最便宜的总价也要300万元~400万元。”中介表示,“除非把这些好学校都搬迁重新摆放一遍,否则这里的学区房市场不可能降下来。”

     

    部门政策常变百姓却总受伤

     

        在此次教育部及北京等城市相关政策中,备受关注的一招是出台“九年一贯制”:一所学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

     

        不久前,车道沟小学改头换面,以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小学部的名义正式揭牌,背靠北理工附中这所重点中学,让其一夜成名。今年以来,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已经陆续有10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出台。这些搭配大都是名校搭配普通学校。

     

        在一些教育界人士看来,以“豪门”带动“寒门”,这是缓解择校难的一个办法。东城区重点中学171中学校长陈爱玉表示,贯通了小升初的升学通道,对减轻家庭负担、缓解择校难有正向效应。

     

        但一些家长发现,尽管学区的范围还未公布,却已让这些鱼跃龙门的学校附近的学区房率先疯狂。一位中介告诉记者,在公布与171中学“联姻”的青年湖小学周边,不到1个月,房价已经从每平方米5万元左右涨到近6万元。

     

        “没有招生简章,也没有学区划分,但现在必须先占坑,等到都公布了,一是没这个价了,二是连房都没了。”北京一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家长诉苦。

     

        几位受访家长表示:“都说教育是百年大计,可现在入学政策变来变去,从买房入学到入户满3年,从择校到拼房,从疯狂的小升初考试到九年一贯制,我们都无所适从了。”

     

    名校名师过度集中,解决“教育落差”就这么难

     

        教育资源不均衡,名校和名师过度集中,衍生了大批择校生,既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也产生了寻租腐败的空间。北京一位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与过去的权钱择校相比,就近入学是一大进步,形式上公平很多,但是目前也可能刺激畸形拼房。

     

        “如果学校之间教育差距大,就近入学也难免是句空话。”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有关部门改革的初衷不错,但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应该优先于就近免试入学,但现在堵住“递条子”,也难解“拼房子”。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认为,小学生考试没有排名,但学校之间却搞排名,造成互相攀比,实在不应该。一些老百姓为了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去购买学区房。

     

        专家表示,教育改革,应该多从教育部门自身“开刀”,不能总是折腾家长和孩子,要学会用最小的“伤口”换取最有效的改革推进。

     

        一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表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教师普遍轮换,待遇全部实现平等,加大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和教育经费投入补贴。“高峡出平湖,没有了落差,教育资源自然合理分配。但我从业近30年,向有关部门建议了10多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推动。”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乌梦达、孔祥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