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通过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认定,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上海在破解教育均衡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中贡献的宝贵财富——
变革:家门口的学校托举起上海基础教育的基准线
2013年,一位神秘来客造访上海闵行区蔷薇小学。他,就是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的作者。
蔷薇小学,仅是一朵普通的“蔷薇”——一所40%为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家门口学校,一所靠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变革的新农村学校,一所教师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成长性学校。
就在这里,他找到了中国基础教育走向成功的上海秘密。其实,蔷薇小学不是特例,这样一所普通小学的成功和精彩,折射出上海在实现“让所有孩子获得公平及高质量的义务教育”目标的不懈努力和探索。
PISA测试实现了把上海义务教育质量放在全球参照系里进行比较。15岁学生的数学、阅读、科学成绩连续两次居世界第一。
“2003年,上海的教育系统还是非常普通的。但是10年之后,上海的教育系统已经在世界领先,同时极大程度上缩小了学校之间的差别。”国际学生测评项目的负责人安德里亚斯·施雷彻如此言说。
与此同时,更让世界惊讶的是,这一结果并非靠少数优秀学生和传统名校的表现而获得,而是一批不挑生源,没有特殊资源,没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最普通学校的整体进步托举起上海基础教育的基准线。
“当你坐进蔷薇小学的教室,跟学校校长和老师见了面,你会发现,他们无止境地强调那些造就优质学校的根本原则。这些根本原则我们都很清楚,但是想要在整个教育系统里持续地推广则非常有难度。”托马斯·弗里德曼承认,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秘密。
“城乡一体、服务均等、保障公平、入学就近、内涵引领、公众满意”,这正是上海均衡之路的鲜明特色,让人印象深刻。
上海市第二中学校长王民政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心甘情愿地让孩子就近入学,原先困扰大家的择校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督导结果与人们的感受相契合:近几年17个区县义务教育就近入学率均在90%以上。
优化:改造存量、扩张增量,创新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建峰填谷、提升底线”,这句话被上海徐汇区教育局局长庄小凤频频提及。庄小凤认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办好一批“高峰学校”,第二阶段是办好一批平均水平较高的学校,第三阶段则要努力提升“底线学校”的办学水平。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集中财力物力,优先改善了义务教育存量资源。进入新世纪,上海实施郊区学校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在郊区投资99.13亿元,建设了499个基础教育基建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上海义务教育不断交替改造存量和扩张增量,有效优化了资源配置。“十二五”期间,上海又以常住人口为基数配置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了城郊接合地区教育资源紧缺状况,市域内17个区县已基本实现了教师收入标准、经费拨款标准、办学条件配置标准、教师编制配置标准的“四个统一”。
优化布局、校际联动、项目驱动等多种手段提升教育质量,使得一大批学校取得了质的飞跃,也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孩子喜欢,家长放心。”谈及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解,徐汇区位育初级中学学生家长沈海庆的理解简单、明了。
从初步均衡、基本均衡直到优质均衡,从南北均衡延伸至街镇均衡,“一平方公里内就有身边好学校”的共同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家门口就有好学校,完全不必牺牲孩子的睡眠时间而舍近求远。
转型:改革的发生越来越深入到学校、课堂、教师、学生等内核之中
老百姓对基础教育的满意程度并不全在于校舍、设备等硬件的改善,更期待着学校课程改革能深入推进、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能有所改观。
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表示,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相比物质计量和数量指标,老百姓更关注的是直接享受到的、切实的教育服务质量。对上海义务教育改革而言,深层次内涵发展任务比学校建设和硬件资源配置更加紧迫,上海义务教育改革的着力点正在向效益、质量转移,改革的发生越来越深入到学校、课堂、教师、学生等内核之中。
2011年,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迈进上海市第一批“新优质学校”项目学校的行列。这一年,争创新优质学校拉开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崭新的一页。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实验东校建立学生选课制度,逐步向“菜单式”课程设置模式转变,使学校课程体系能在社会需要、学生发展需要之间达到平衡。
在项目的推进中,一大批普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提炼出“自己的”办学理念,普陀区江宁学校提出“不一定第一,但绝对唯一”,杨浦区上理工附小提出“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虹口区实验中学则提出“把百姓的孩子高高举起”……而新优质学校的家长们往往是从孩子每天的笑脸中、话语中感受到孩子一天天的成长、变化,也感受到学校的教学,超出他们的预期。
学校实施“绿色指标评价”,确立了全面育人的正确导向。真正体现“各级政府不以考试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唯一依据,校长不以班级考试排名作为评价教师唯一依据,教师不以学生考试成绩排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的价值追求。每所学校都要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对学生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
未来的上海,从以财富来评判幸福到幸福感的多元化,分明透露出一个信号:城市的生活节奏,教育需求、人文环境等一系列表征内心感受的软性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更大。“基于这样的发展阶段,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无可争议地成为老百姓直接体会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尹后庆直言。
改革在路上,幸福在前方。(本报记者 靳晓燕 曹继军 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