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29日 星期六

    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提出

    打造“四个支撑区” 创新机制深度融合

    耿建扩 《 光明日报 》( 2014年03月29日   05 版)

        本报石家庄3月28日电(记者耿建扩)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想,安排部署全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省委书记周本顺讲话强调,要牢固树立全局理念,明确自身战略定位,抓紧推进重点工作,努力使河北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绚丽篇章。

        周本顺指出,要明确河北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战略定位。综合各方面的分析判断,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是打造“四个支撑区”。一是优化城市布局的支撑区。河北将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和提高建设水平,建设与世界级城市群相适应的次级中心城市、大城市、中小卫星城市,一方面提高对本地人口就地城镇化的吸纳能力,一方面逐步形成对京津人口的反磁力。二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河北与京津的产业协作有着良好的基础、配套的条件和人缘的优势,将积极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和要素外溢,为构建京津冀区域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作出贡献。三是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河北既要从打破城市封闭交通体系中着手,加快推动与京津的全面对接,又要向周边地区乃至更宽领域拓展,形成便捷高效、互通互联的综合交通体系。四是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河北必须在防治大气污染的同时,对山水林田湖海进行综合治理,再现蓝天白云、碧水清流,使河北的生态环境足以支撑京津冀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这“四个支撑区”,正是推进协同发展最现实的切入点、最有力的抓手。全省各地要围绕打造“四个支撑区”,结合本地实际,找准在京津冀一体化、“四个支撑区”中的具体定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指出,京津冀一体化关键在协同,难点也在协同,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突破行政分割、市场壁垒的束缚,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市场共建机制,积极探索区域内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形成有利于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有利于资金科技人才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促进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二是创新利益共享机制,破除京津冀间的合作障碍,让河北的要素进得去、京津的要素流得出,使三地攥成一个拳头协调发展。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机制,主动加强与京津两市的沟通协商,对接京津制度安排和服务水平,逐步缩小与京津公共服务的差距,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建设。四是创新工作推动机制,密切三省市间的工作联系,加强省内统筹协调,注重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建立政府联动、企业主动、民间促动的良好机制。

        张庆伟强调,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要从思想上主动融入,在互动中积极融合,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定位、演好角色。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