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省金华市八咏楼社区84岁的独居老人陈小香,笑得比以往多了。原本冷冷清清的家,因为多了常来串门子的钱玉华,一下子有了人气。61岁的钱玉华每回来陈小香家,都要捎上些吃的,陪着老人唠唠家常。像老熟人一般相处的两人,其实认识不过数月,钱玉华和陈小香的缘分,得从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成立的“时间银行”说起。
人口老龄化,已是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高龄老人没人照顾,低龄老人希望有事可干。长期在社区服务,由周绍斌等8位浙师大社工专业教师组建的乐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建一所“时间银行”,让老人们互助。
“时间银行”的雏形来自国外的一种互助模式。由55岁至65岁身体健康的“年轻”老人与孤寡高龄老人结对,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挣取“时间收入”。每个人的帮扶时间可以存入“时间银行”,在施助者需要帮助时,可以“提取”用于援助。
去年11月9日,金华首家“时间银行”在八咏楼社区成立。每位客户都有专属“存折”,“银行”有“会计”“出纳”,还有“业务员”上门提供“开户”服务。
“时间银行”的第一位“客户”是65岁的童景富。老童的服务对象是他30多年的老邻居,比他大9岁的诸葛智辰。诸葛智辰中风多年,半身不遂,又高度近视,行动不便,几乎不出门。子女工作忙,老伴又要帮着带孩子,一周几天不在家住,他经常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因为两家就住隔壁,诸葛智辰有事,在阳台上喊一声,老童一分钟内就能赶到。根据服务意向书,老童每周至少要到诸葛智辰家提供一次服务,但他的服务时间远不止这个数,他并没有全上报。老童说:“这种方式能让老人互帮互助,是个好事,帮助别人,我也没想过要回报。”“像老童这样的热心人,好人有好报!”诸葛智辰有些激动地说,“很多人说我们俩比兄弟还亲。”
八咏楼社区的“时间银行”运行时间不长,要被社会广泛认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银行”的值班营业员滕丽娟说,客户群体还不够大,服务时间也主要以存储为主。
根据项目的计划,等“时间银行”发展走上正轨,乐福会将其交给社区打理,他们则逐步退出。负责人李棉管说,退出之前,他们会一直负责,不会让“客户”的服务时间白白储存。
“老人不是包袱,而是一种资源,只要方法是对路的,就一定能挖掘出资源的价值来。”在周绍斌看来,目前,金华的社工队伍还不够成熟,力量也不够强大。他希望政府部门今后能够更多介入,吸纳更多的优秀社工来为老年人提供好的服务。(本报通讯员 严蓓蓓 本报记者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