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作家,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文化艺术事业的论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报告中的这句话让我不禁心头一震。“血脉”二字,准确地道出了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承性。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和国防犹如骨肉,而文化则是血脉。骨肉支撑起躯体,血脉使躯体充满生命的活力,并且把打着国家和民族印记的DNA传承下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有了钱并不等于有了一切,经济大国也并不等于文化强国。试看这些年来,我国许多地方,一边努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边推土机轰鸣,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大量珍贵文物被毁坏。当一座城市失去了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它的躯体也就失去了血脉。
三年前,我正是被这条“血脉”牵动,走过无数的拆迁废墟,寻访那些不忍离开故园的“钉子户”,倾听他们的诉说,挖掘那些已被碾碎成瓦砾的故事,然后凝聚成三幕话剧《海棠胡同》:著名诗人萧穆的遗孀、红极一时的鼓书艺人苏宛君,为了那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生死爱情,为了信守承诺,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矢志不移地看护着六代祖传的沧桑故园和树龄超过二百年的名贵海棠。下岗厨师梁德宝和退休教师魏老师,做梦都想住得宽敞一点而又无能为力,面对开发商的挤压,他们又何去何从?
我没有回避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的矛盾,也无意渲染“拆迁”与“反拆迁”的冲突。在剧终时刻,我让代表社会良知和公众舆论的记者吴伟发出这样的独白:“一座城市,不能割断文脉,不能失去历史记忆,不能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空白!……北京城啊,我们的母亲城!感谢您养育、包容了这么多儿女,也相信您会同样疼爱每一个儿女,让他们都生活得更幸福、更体面、更有尊严!”此剧首轮演出后,反响强烈。赢得掌声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零距离地贴近生活引起观众共鸣。
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变革的时代,为了实现绚丽多彩的中国梦,举国上下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改革。改革之路是艰难的,是长期的,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文艺创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改革工程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战线。传承民族血脉,抒写时代精神,贴近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谱写出与这一伟大时代相匹配的洪钟大吕,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 霍达委员)
(本报记者曲一琳采访整理)